分類:投稿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發布時間:2023-03-24
一般談及圖書印制質量時
都不可避免地將其
與印刷企業聯系起來
但在多年行業“3·15”質檢活動
或全國書博會圖書印制質量等
專項抽查中發現
印前出版環節的書稿設計
對圖書印制質量的影響同樣巨大
正是由于忽視印前設計
與印刷生產間的內在關聯
一些不當設計造成了印制質量問題
從某種程度上講
圖書印前設計
直接決定圖書印制質量的呈現
因此
保障圖書印制質量
須出版印刷產業鏈同向發力
把好印前設計第一關
劃重點
☆避免圖文錯位 借鑒藝術類圖書設計
☆版面設計要“審美” 更要重精準
☆圖片清晰為關鍵 顏色層次勿重影
☆修補開膠散頁 適宜工藝是良方
跟著印業君一起來聽聽中央宣傳部出版產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印刷復制質量部主任信君關于印前設計的對策與建議吧???
01
避免圖文錯位
借鑒藝術類圖書設計
不合格案例
NO.1
跨頁設計不當
某書中有一幅跨頁圖,展現南極長城站半夜時分,配文是“南極是地球上最長晝夜(在南極點,半年是極晝,半年是極夜)的大陸”。但由于將字號較小文字進行跨頁設計,且接版位置不準,造成接版處文字缺失,影響閱讀。
圖文跨頁接版一直是圖書印制質量問題的多發區,且普遍出現于各類圖書中。
因圖文跨頁設計使得頁面整體性好、圖像展現空間大、圖片沖擊力強,各類圖書廣泛應用,由此也出現跨頁圖像接版位置不準影響圖像完整性、接版處文字無法辨識以及指示線條錯位等問題,更造成了地圖類圖書中“問題地圖”的出現。
膠粘訂圖書經銑背、膠訂,在印前設計時未留出銑背尺寸,造成接版處指示線條錯位,影響閱讀。
究其原因,還是此項要求未引起出版印刷單位的足夠重視。在專項檢查中,可以發現藝術類、畫冊類圖書出現接版問題較少,一些工筆畫、攝影作品接版位置非常精準,堪稱精品??梢?,設備能力、人員技術等不是主要問題。
工筆畫接版位置細部非常精準,堪稱精品。
由此,針對圖文跨頁設計,若非必要,應避免圖像跨頁接版。如跨頁一側圖文部分尺寸較小,無法體現跨頁的整體效果。若需跨頁接版,應避免將文字、指示線條等置于跨頁位置。尤其是地圖的跨頁設計更需注意,避免出現影響使用或內容缺失的嚴重質量問題。
做好圖像跨頁設計時,應關注不同裝訂工藝的特點。目前常用的圖書裝訂方式有鎖線訂、膠粘訂、騎馬訂等。其中,騎馬訂的書芯可完全平展、鎖線訂的書芯平展度較大產品畫冊制作印刷,均適合圖像跨頁設計,但應關注折頁的準確性,避免出現接版位置不準。膠粘訂則需在印前制版環節于訂口位置留出3毫米左右的銑背寬度,以確保接版圖像的完整性。
02
版面設計要“審美"
更要重精準
不合格案例
NO.2
版面元素設計不當
某書在切口位置設計出裝飾性頁眉字“美意詩情”,以便讀者在翻閱時第一時間就看到這4個字,體味到該書的主題。但由于折頁誤差,這本書經裁切后,有的頁面“美意詩情”僅顯示部分字跡,有的頁面則幾乎字跡全無。
在圖書中,通過版面編排設計構建圖書內容獨特的、個性鮮明的版式風格,既能烘托圖書的中心思想、體現圖書的主題立意,也能給廣大讀者帶來愉悅的閱讀享受。為此,很多圖書都較為追求新穎、美觀的設計感。
但某些時候,由于缺乏對印刷工藝的全面了解,在圖文、頁碼、封面和書背部分等版面元素方面做出不當設計,不僅無法呈現原本的設計效果,還會出現圖書質量問題。
比較薄的平裝圖書,由于包封面的偏差,造成書背字平移至封一或封四。
這類問題主要出現在教輔類、少兒類、社科類、文化類等圖書中。
上述出現的案例,即是文化類圖書,由于頁眉字設計位置不當引發印制質量問題。這主要是前期文件的排版設計,與后期印制中的折頁、裁切等出現偏差。
所以一般來說,圖書設計需定義一個出血值,為后期的印制預留出偏差范圍。如頁碼裝飾圖案等,邊緣若離切口太近,由于折頁或裁切誤差,就會導致有些頁出血、有些頁不出血。而有的圖片設計未在裁線位置外留出相應部分,以至裁切后圖片漏出白邊。因此,在出血位置設計文字內容更需謹慎,以避免出現影響閱讀的質量問題。
除圖書內頁,常見的設計不當問題還出現在圖書封面、書背及書脊處。如薄的平裝書設計書背文字,就容易出現文字平移或歪斜至封面或封底的現象。書背字的寬度,最好控制在書背厚度的80%以內。
一些書在封面、封底邊緣設計出對稱且寬度相等的色塊框,但由于裝訂偏差,造成色塊寬度不對稱而影響美觀。因此,按照國家標準《圖書和其它出版物的書脊規則》規定,書背厚度小于5毫米的平裝書可不設計書背字。同時應避免設計色塊框或直尺一樣的“死脊”框線,以避免人為放大標準允許誤差帶來的不良視覺。
03
圖片清晰為關鍵
顏色層次勿重影
不合格案例
NO.3
圖片處理不當
某書中“2016年我國P2P網貸市場停業及問題平臺數量”的配圖,其1月至7月的新增停業及問題平臺增長率,由于柱狀圖與數據均為黑色且重疊,除3月“32.43%”完整清晰外,其他均無法辨識,影響閱讀。
在印前設計階段,圖片選用及圖像處理的質量直接影響圖書印制質量,色彩、階調和層次的復制均是圖像印制質量的核心內容。在近年的專項檢查中,因圖片選用及處理不當的問題頻發,主要集中在文化類、社科類、教輔類等圖書。
照片質量不高,層次不清晰,光線雜亂,無法辨識“門當”“戶對”。
圖片處理不當,除了案例中所出現的因顏色設計不當而造成圖表數據顯示不完整之外,還有選取圖像質量不高影響辨識,設計為多色套印的線條圖因套印不準導致重影,以及設計的字體筆畫或線條太細造成文字或線條模糊等。
針對此類問題,其關鍵在于印前設計階段圖片選用及處理時,要選擇分辨率合適、存儲格式正確的圖片,并對圖像進行準確、高質量的掃描、分色和處理,盡可能保留原稿上的色彩、階調和層次。比如采用屏幕截圖或互聯網下載圖片需特別關注分辨率。
四色套印的深色底色上設計反白字,字號小,字體筆畫細,出現文字模糊不清的問題。
與此同時,在專項質檢現場調研中可以發現,一些出版、印刷單位針對圖像處理和文字等設計方面的經驗做法之一,就是注意套色設計。
比如將黑色的文字、線條圖或條碼等設計為單色黑,以避免四色黑套印不準出現重影或造成模糊。在多色套印中,較深底色上不宜設計深色文字,較淺底色上設計黑字或黑色線條,應為單色黑壓印,以避免造成套印不準出現漏白問題。
04
修補開膠散頁
適宜工藝是良方
不合格案例
NO.4
工藝選擇不當
有的圖書因內容呈現要求產品畫冊制作印刷,書芯全部選用銅版紙且四色印刷,頁碼達數百頁,采用膠粘訂裝訂工藝,造成背膠粘結強度不達標,用手輕拉即可將書頁拉掉,散頁風險極大。
不同的裝訂工藝影響著圖書的內容呈現、讀者的閱讀感受及圖書保存。除了專項質檢活動中出現的上述問題,由于裝訂、表面整飾工藝選擇不當,還曾出現圖書封面選用帶紋理的特種紙,表面整飾選用壓凹凸和覆膜后,造成覆膜起膜的問題等。
封面紙帶有紋理,經過壓凹凸后再進行覆膜,造成覆膜起膜的質量問題。
由此,出版、印刷單位要根據圖書內容和設計要求,分析不同裝訂工藝的優缺點,選擇適當的裝訂工藝,同時考慮封面疊加不同表面整飾工藝的適用性。
在日常印制生產中,大家都知道膠粘訂可加快裝訂速度、縮短生產周期、提高外觀質量,但由于熱熔膠抗老化程度差、耐持久性不高的特性,不適合需長久保存使用的圖書。
因此,從書的薄厚來看,開本小且厚的圖書,如32開,書背厚度大于10毫米、紙張定量較高,不宜采用膠粘訂,易造成不易翻閱或翻閱用力使背膠斷裂的情況;太薄的書,如書背厚度小于3毫米,也不宜采用膠粘訂,否則會造成圓背影響外觀。
小結
圖書印前設計工作涉及多方面,如上提及的四類是多年行業“3·15”質檢活動及圖書印制質量專項抽查中發現的普遍性問題。
保障圖書印制質量是一項系統工程,印前設計是印刷質量管理的前提,與印制生產息息相關。
出版單位的責任編輯、美術編輯應多到印刷企業生產車間學習了解印刷工藝,針對不同內容圖書做出適當、合理且美觀的設計。
同時,印刷企業也要在實際生產中,與圖書編輯保持良好溝通,一旦遇到書稿出現與生產不太契合的設計,要及時反饋信息,適當調整設計,做到既完成設計要求,又確保圖書質量。
只有出版單位和印刷企業做好溝通反饋,把好印前設計這第一關,才能為后續的印刷、印后環節提供保障,提升圖書印制質量。
電話
郵箱
Q Q
40416485
以上內容來源于用戶投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有侵權,聯系我們進行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