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投稿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發布時間:2023-03-28
閱讀,只需一秒。精彩,盡在掌握!
在北京城有一所不起眼的建筑一般畫冊印刷多少錢,它現在雖然十多年前就是文物保護單位,但是大多數人不知道它的身世,它其貌不揚,但是和承載了近代時期一段段飽經風霜的歷史……它印刷過中國近代第一張國家性質的紙幣,他的服務對象中,有商業銀行也有外資銀行,抗戰爆發后,它也曾經為虎作倀,印刷偽政權貨幣……
他就是今天我們故事的主人公,北洋政府財政部印刷局。
1906年,戶部(后改稱度支部)派員赴日本考察紙幣印刷技術,并于 當年三月向朝廷呈交了關于建立官方印刷局的奏折,奏折中說:……要知紙幣原冀商民利便,實為 財政之機關……東西各國于發行紙幣以及一切 簿籍各項官紙,凡有價值者,皆為政府主其權,嚴防民間之私造……。臣部既正值整頓財政 之時,極宜參酌采取、妥為籌辦,以立基礎……;
簡答來說,貨幣印刷乃國之命脈,目前雖然我國紙幣通行不暢,但是外資銀行紙幣早已在市場上泛濫,當今大清已經有了戶部銀行,為了抵制外國貨幣,防止民間私自印刷貨幣。我們要進行貨幣改革,大清要印刷自己的紙幣抵制外幣,所以要建議屬于自己的印刷局。
在一張紙上印刷面額,就能當真金白銀使用,清政府自然愿意嘗試一下這種新型的貨幣制度,于是大筆一揮,開始籌建大清戶部印刷局,地址嗎,就選在西城的白紙坊吧!
于是,我們的主人公就這樣登上了歷史的舞臺一般畫冊印刷多少錢,開始它前無古人,甚至影響到現在的傳奇事跡。
1910 年大清度支部頒布“幣制則例”,規定紙幣由大清銀行發行,名曰 “大清銀行兌換券”。而這套鈔票的設計工作和印刷工作就落到了正在建設尚未完工的大清度支部印刷局身上。
為了這套紙幣,大清下了血本,3600美金的月薪(等于當時每月5000兩白銀,折合現在月薪150萬元,高薪啊)聘請美國著名鋼凹印雕版技師海趣等五人,前往印制局擔任技師長并教授徒弟,此時印刷局是中國采用雕刻版凹版設備印鈔的第一家印鈔廠,是中國現代化的印鈔基地之一。
1911年設計“大清銀行兌換券”共有八種試色樣票(一元、五元、十元、百元四種面值,共八套顏色樣票)的圖樣公諸于眾。
在當時可謂非常驚艷,端莊的攝政王,炯炯有神的龍像,寓意豐富的正面圖案,于是度支部批準將黑色一套定為發行版,交由印刷局印制發行。
而此時,新海個沒那個的熊熊烈火已將全國革命點燃,這套鈔票隨即胎死腹中……
辛亥革命之后,同樣需要發行紙幣來抵制外國紙幣金融的北洋政府當然不會放棄印刷局了
當時印刷局有主工房大樓、機務科工房、活版科工房、三座二層辦公樓及廠內東西四合院等輔助用房。
其中主工房大樓是建筑質量最高的一座,地上三層地下一層,一磚到頂,屋頂為三角桁架坡頂機瓦,內部為水泥框架結構,樓層高大。
政府財政部印刷局舊址建筑為近代折中主義風格。現存建筑有中衛門、主工房大樓和三棟別墅式辦公樓。主工房大樓由美國華盛頓美爾奔營造公司設計,中國北京日商華勝建筑公司建造。
中衛門位于主工房大樓和廠門之間,坐南朝北,磚石混合結構,外觀三層,二層平臺中部高起。上置二層四面鐘樓,四面嵌西式圓鐘表盤。鐘樓屋面為十字半圓拱頂,上置一旗桿。中衛門北立面為正立面,門道上部嵌有楷體陰刻“財政部印刷局”匾額。
而美國雕刻師在此時也培養一大批鈔票設計、雕刻、制版、印刷、油墨、機電等專業人才或高級人才,這些人才開始他們作為印刷局頂梁柱的生涯。
1912年改名政府財政部印刷局,印刷局在籌建過程中,邊建廠房,邊招聘人員進行技術培訓。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從天津官報局招收來的曾向日本人學習過雕刻銅凹版技術的畢辰年、李甫、閻錫麟、吳錦棠等人 ,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全部掌握了鋼凹版雕刻技術,成為中國第一代雕刻鋼凹版技術人員 ,
不光是人才,印刷局的制版印刷設備在當時也是首屈一指,是按美國印鈔公司的規模和水平配置,主要有從美國購進的萬能雕刻機、鋼版過版機和手扳凹印機 ,除此之外還有石印機、鉛印機、印碼機等制版印刷設備,為了防止停電,印刷局還購置了發電機。
在當時,制版是技術活,一塊雕刻凹版是無法仿制的。雕刻者本人也難以雕刻同一作品,手一抖就不一樣了。尤其是人頭像的雕刻,立體感強、層次分明、 線條清晰(包括頭發和臉線),鋼凹版用于紙幣印刷,既能豐富票面內容,又有較強的防偽性能,其它印刷方法 難以比擬,至今仍有很高的實用價值,而且還在不斷地發展和提高。
在當時,印刷局是國內掌握這項技術不多的公司,于是各省的訂單紛至沓來,從財政部官錢局到河北、山東,從東三省官銀號到奉天公濟平錢局,財政部設計師天天忙于雕刻,財政局的機器日夜趕工,
印刷的紙幣紛紛發往各省,在北洋時代11個省的銀行鈔票,9家商業銀行的鈔票,5家外資銀行的鈔票全部都有財政部印刷局設計制版和印刷,這階段可以說是印刷局最為輝煌的時刻。
1935年,南京政府宣布實行發行政策,此時已經改名為財政部北平印刷局的原廠訂單一天比一天減少,而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后,日偽占領北平,重新更名財政部印刷局的場子開始為偽中國聯合準備銀行印刷紙幣,為虎作倀……
1945年抗戰勝利后,改為中國印刷廠北平廠,此時東北九省流通券已經發行,印刷廠北平廠開始大量印制東九省券,到了1948年,金圓券開始發行,印刷廠北平廠又開始印刷金圓券……
1949年改為中國人民印刷廠。1955年改稱國營五四一廠。1988年,有了現在最廣為人知的一個名字:北京印鈔廠。
其實印刷局還設計印制了多種債券、憑證及高級美術畫冊,是中國第一家采用雕刻鋼凹版工藝印鈔企業和中國現代化的印鈔基地之一。
原創不易,歡迎贊賞、點贊、轉發哦!
歡迎贊賞,點擊喜歡作者
感謝支持!
以上內容來源于用戶投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有侵權,聯系我們進行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