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投稿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發布時間:2023-04-04
目標
建議今日讀完第五章和第六章,早讀讀完第六章:活字印刷的發明。
要點拆解
一、中國:被邊緣化的活字發明
活字在中國沒有成為主流,不是源自審美偏好、著墨技術的缺乏、一次性投資過高的障礙,而是基于經濟算計的選擇。漫長的實踐之后,雕版依舊是主流,活字書亦占有了一席之地。
二、韓國:印漢字不走雕版路
韓國沒有社會需求,若皇家獨養刻工群體印刷的印,不堪重負;不包養,用時又找不到。活字固然有比雕版更復雜之處,但其策略是依賴少數匠人一蹴而就,待活字鑄就,印刷的技術門檻就沒有那么高邁了,從而擺脫了對一支穩定且規模較大的刻工群體的依賴。
托舉一門手藝的是眾多匠人,工業的支點則是少數精英隊工具的發明和制造。雕版是手藝,活字印刷已帶工業的味道。
自己的社會歷史中發育不出刻工群體,倒逼韓國走上了活字的道路。
三、傳入還是字母使然
古登堡與韓國人不同的是文字,前者與活字結合,獲得的技術和效率上的紅利大大高于后者。即使古登堡的發明是受中韓活字影響印刷的印,活字的全部潛力,也要靠字母民族去發掘。
其巨大潛力在很長一段時間與非字母民族絕緣,只屬于字母民族。那潛力會吸引其發明家和投資人。
四、鉛字支配印刷世界
因熔點低,復制鉛的活字最容易。加入同為低熔點的銻,便克服了自身“軟弱”的特點。以最易行的方式復制自身,通過不斷更新的自身去復制無窮多的文本。谷登堡因揀選了鉛合金活字而執印刷牛耳,并因此改變了世界。
五、王權與市場
商人、商品、自由民、自愿組織、早期資本主義觀念的流行和機制的形成,加上一支通行歐洲的文字符號系統,成就了古登堡發明奇跡般的后果。
以上內容來源于用戶投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有侵權,聯系我們進行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