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投稿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發布時間:2023-04-08
(虎彩印藝股份有限公司包裝事業二部副總裁馬先鐸)
2019年8月31日,一場由虎彩主辦的,主題為“智印中國·虎嗅茶香”的專題會議在福建安溪縣召開,會議吸引了來自福建省內及周邊省市的近160位茶葉商家客戶參加。
這是虎彩旗下小批量包裝業務的一種特色營銷推廣活動,像這樣的活動每年多達五六十場,舉辦地點也遍布廣東、福建、山東、青海等地。
小批量包裝業務是市場上近幾年迅速發展起來的一種包裝印刷供需新模式,客戶群體的需求具有明顯的小批量、多批次的特征,單次包裝采購量低至幾百個。放在十年前,這些客戶的采購量遠遠達不到與虎彩合作的最低起訂量,而如今正在與虎彩合作的這類客戶已近千家,成為了虎彩新業務板塊中極具潛力的增長點。
與此同時,一項屬于包裝印刷企業上游鏈條的包裝新材料、新設備研發制造業務,“意外”地成為了虎彩極具行業競爭力的產業——由虎彩研發生產的冷燙膜占據全中國60%的銷量,市場份額穩居第一。虎彩聯合設備制造商共同研發的冷燙機售價高達幾百萬一臺,僅專利費一項虎彩就已向客戶收取了400多萬元。
(圖為2019年8月馬先鐸在“智印中國·虎嗅茶香”專題會議上的主題演講)
一直以煙包、酒包印刷蜚聲業內外的虎彩,現在的發展路徑在外人看來顯得有點“不務正業”。
然而,就是這么一個“不務正業”的選擇,卻充滿了技術含量和產業發展前瞻性。
或許正因為如此,虎彩這家在中國印刷領域摸爬滾打30載的老牌企業才會依然保持著行業領先地位。作為這個過程的見證者和推動者,虎彩包裝事業二部副總裁馬先鐸為我們講述了虎彩在探尋包裝印刷高價值的路上所發生的難忘故事。
Part 1
四年四個崗位,沉淀技術基因
1997年,馬先鐸本科畢業于武漢大學印刷專業,并先后在湖南和深圳的印刷企業工作了6年。
在別人眼里,馬先鐸頭頂名校高材生的光環。但對于剛走出校門的馬先鐸來說定制包裝盒印刷,積累工作經驗和提升工作專業度比任何虛名都重要。
畢業后的6年里,馬先鐸從當學徒,到做印刷機機長和工程師,再到擔任生產部、品管部經理,他不會放棄任何可以鍛煉的機會。
短時間內不同工作崗位的歷練也確實讓馬先鐸的成長比大多數人更快,快到當時的工作崗位讓他感覺到了職業瓶頸。于是,他做出了新的決定,辭掉工作,到上海讀研。
2005年定制包裝盒印刷,馬先鐸研究生畢業,經過了一番對比和抉擇,他加盟了向他發出邀請的虎彩,擔任檢測中心主任一職。
彼時,發展了16年的虎彩早已是業內的明星企業,正在籌建的國家級檢測中心更是開了行業先河。
(圖為虎彩檢測中心)
若從崗位級別來說,檢測中心主任似乎顯得有點“掉價”,還不如他讀研之前所擔任的部門經理職位,但馬先鐸看中的是新領域和新平臺中的新機會。
隨著虎彩檢測中心團隊組建完成,流程也成熟了,馬先鐸又被調任品管部經理,這距他入職虎彩也不過一年多。
此后,幾乎是一年一次調動,馬先鐸先后又擔任了技術部和印刷部經理,直到2009年升任集團研發總監,他總算是“穩定”下來了。
在同一家公司,四年任職了四個重要崗位,馬先鐸未曾料到,卻完全理解。
在如此頻繁的崗位變化中,馬先鐸充分展現出了他在印刷專業領域里突出的才能,他的成長軌跡也深深地鐫刻在虎彩的技術創新之路上。
若要給他在虎彩的職業生涯加上一個標簽,很顯然最貼切的仍然是“技術”二字。
Part 2
從檢測中心到“三大技術”
在業內,虎彩除了素有“印刷界的黃埔軍校”之稱,也是公認的“技術驅動型企業”和印刷行業最早一批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翻開虎彩發展大事記,因技術創新與發明獲得的“行業第一”不計其數。
2005年,當大多數同行還停留在來料加工的粗放型經營階段時,虎彩已經組建了業內頂尖的檢測中心,并于2009年正式被評為國家級檢測中心,一時間讓同行看不懂。即便是放到十多年后的現在,大多數印刷企業依然還不具備這樣的能力。
正所謂沒有誰能隨隨便便成功,虎彩為何能在與同行的競爭中連續勝出,顯然與這種對專業領域的前瞻性是密不可分的。
2008年,公司提出了組建研發中心的設想。
(圖為2011年虎彩印刷產品開發中心落成)
“對于一家印刷企業,如何搞研發,研發什么,在整個行業都是一片空白。”馬先鐸清楚地記得,當時他的心里對于開行業先例組建研發中心也是沒底的,但同樣也沒有退路。
經過反復調研和討論,最終公司將研發方向定為印刷新材料——冷燙膜,而當時這個行業完全被德國企業所壟斷。
既然定了方向,也有了人選,接下來就是開干了。
2009年,虎彩正式成立研發中心,馬先鐸也成為了集團第一任研發總監。
在沒有經驗可借鑒,沒有基礎可依靠的情況下,馬先鐸硬是帶領幾名沒做過研發的員工開始了“死磕”冷燙膜。
(2018年7月虎彩和高寶集團聯合舉辦的“新冷燙技術市場應用及價值研討會”)
一年后,虎彩自主研發的冷燙膜首次成功運用在煙包印刷上,打破了國外企業對這一領域的長期壟斷。這一次,馬先鐸和他的技術團隊終于揚眉吐氣了一把。
2011年,泰山煙作為第一款采用中國冷燙膜技術的香煙,正式走進大眾消費市場。就在當年,僅泰山煙與虎彩的合作規模就達4000多萬元,從此完全打開了虎彩冷燙膜的市場局面,也讓原來壟斷的德國企業退出了中國冷燙膜市場。
(采用中國冷燙膜技術的泰山煙)
帶著這股勁頭,馬先鐸和技術團隊乘勝追擊,還圍繞冷燙膜印刷工藝、冷燙膜印刷設備,進行了系統研究,形成了完整的、系統的產業鏈。
2018年,虎彩冷燙膜對外銷售額達到4700多萬元,冷燙設備專利收入累計達到400多萬元,穩穩占據著國內冷燙膜市場頭把交椅。
(冷燙生產工藝)
憑借著冷燙膜技術的成功,虎彩此后還成功研發出“紙上3D直印”和“鉑金浮雕”技術,與“冷燙”技術組成了虎彩 “三大技術”。其中“紙上3D直印”技術是虎彩的首創,其實現了對視覺圖像的真實還原,具有動態、立體、真實的效果,突破了傳統光柵膠片印刷的種種弊病。這一發明也再次驚艷海內外。
以上內容來源于用戶投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有侵權,聯系我們進行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