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投稿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發布時間:2023-04-12
近日,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商品過度包裝治理若干措施的通知》,要在全區進一步加強商品過度包裝治理。連日來,記者走訪發現,包裝精美、豪華的商品不在少數,與普通包裝的商品相比,包裝越豪華的商品價格也越高。采訪中,大多數消費者表示反對過度包裝。針對這一問題,相關部門也正在加緊治理。
部分商品包裝“隆重”豪華
“拆開化妝品包裝,里面一個泡沫紙包裹的緞帶禮盒,打開禮盒,揭開包裝紙,一個拳頭大小的包裝盒‘躺’在一堆碎紙絲上,再拆開包裝,才是30毫升的玻璃瓶……”類似這樣 “隆重”的包裝,遭到不少消費者的調侃。
過度包裝的產品一直被稱為精致的垃圾,不僅為消費者增加負擔,而且造成了資源浪費,污染環境。
包裝精美的水果禮盒售價為59.9元
保健品包裝也非常精美
連日來,記者走訪了呼和浩特各大超市及商品專賣店,就產品過度包裝問題進行了調查。
3月30日,在一家大型超市,記者注意到擺放在貨架上的精裝水果禮盒,包裝精美喜慶的禮盒里裝著20多顆草莓,售價為59.9元。在酒類包裝中,一個可以放兩瓶酒的禮盒中,卻只有一瓶酒,剩下的就是黃色綢布。在茶葉銷售區,豪華精致的包裝凸顯著品味與高檔,部分小罐茶售價在300多元,而高端系列配備的小罐更加精致,禮盒里還配有金箔等昂貴材料,這些茶葉則高達800多元。部分消費者難免會被這些精美的包裝吸引,而真正購買禮盒產品的人卻少之又少。除了酒類,零食和保健品的包裝也引人注目,如巧克力夾心餅干,有的售價為159元,而有的則為199元。
部分品牌化妝品推出禮盒產品當日,在呼和浩特某商場的化妝品柜臺,記者看到,幾乎所有的品牌都會推出單獨禮盒產品,外觀精美豪華。有的產品會號稱禮盒套裝售賣更加優惠。“如果有禮盒需求,我們可以幫你分別包裝,單拿一款產品1860元,再配上眼霜,面霜,獨立包裝配下來需要四五千元,而禮盒套裝一口價為3880元……”某化妝品的銷售員對記者說。
包裝精美的文具禮盒“過度包裝,片面追求奢華包裝的附加值,無疑會消耗大量資源,加劇環境污染。而且過度包裝使得一些消費者盲目攀比,形成推崇外表、忽視產品真正品質的消費心理。” 3月30日,呼和浩特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計量管理科負責人包東升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
八成消費者反對過度包裝
在生活中,過于精美的包裝已經司空見慣,特別是在酒、茶、保健品這些領域。采訪中,多數消費者不喜歡過度包裝,他們認為過度包裝不僅會推高產品的價格,增加消費者的負擔,而且也會造成資源浪費。
多款水果禮盒包裝精美
卡通造型的水果包裝吸引小朋友喜歡
消費者王女士家的陽臺上堆滿了各種禮盒包裝,裝酒水的、裝茶葉的、裝水果的、裝干果的,都是逢年過節時親戚朋友串門時贈送的,有的禮盒比較簡單、樸素,有的禮盒卻做得“隆重”、豪華:兩小袋分裝好的茶葉,裝在兩個漂亮的鐵盒內,外面再套上大的硬禮盒,內部還放置了泡沫、隔板,看上去價值不菲。
“我感覺過度包裝主要出現在禮品領域,這種禮盒主要是送人,顯得上檔次、有面子,如果是自己用,大家肯定不買禮盒裝的。”王女士說,小小的禮品裝在看上去高端豪華的禮盒里,而這些盒子又沒有實際用途。
包裝精美的食品格外吸引人消費者劉先生發現,過度包裝也出現在了玩具領域,普通的玩具或者普通的文具裝在又大又漂亮的盲盒內,變成禮品身價倍增。最終,這些精美的包裝會被當作垃圾扔掉。
3月28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商品過度包裝問題研究和消費者感知調查報告》。
報告顯示,80.7%的消費者反對過度包裝,92.2%的消費者并不熟悉商品過度包裝的判別標準。由于國家標準中計算包裝空隙率對普通消費者來過于專業,普及存在難度,消費者判別商品包裝是否屬于過度包裝主要靠感覺,看是否是“欺騙式包裝”或者“豪華包裝”,是使用率最高的方法。
推進包裝減量化 標準化 循環化
過度包裝會帶來包裝物污染。過去,過度包裝的現象在快遞領域較為多見。近年來,隨著國家和地區相關政策的陸續出臺,內蒙古的郵政快遞也呈現出了“綠色化、減量化、可循環”的積極變化。
包裝精美的玩具價格不低
內蒙古順豐公共事務負責人錢立興告訴記者:“2022年,為避免過度包裝,公司在綠色包裝、可循環包裝、綠色物流運輸、辦公環節線上優化、節能減排等方面,全面開展綠色研發、使用計劃,將綠色環保貫通整個快遞環節。”他說內蒙古包裝盒印刷,總部技術部門與供應商攜手推進物資優化改型工作,通過新材料、新技術、新模式對順豐的快遞包裝進行了全面綠色升級創新。改變了常年使用氣泡膜作為內包裝的現狀,重點推行空氣緩沖包裝,通過使用局部固定耗材降低包材的使用量,使用充氣葫蘆膜取代傳統的氣泡膜,減少PE使用量。針對回收的可再次利用的快件內部填充物,盡可能繼續循環使用,增加利用率,減少塑料制品的使用量。還增加部分“π-BOX”循環箱的使用,這種循環箱的PP蜂窩板材質重量占比99%,材料單一化更易回收。2022年,內蒙古地區循環箱使用超7000個。
部分茶葉售價300元以上
消費者新購買的一款維C,10厘米高包裝瓶內維C不足3厘米
記者從內蒙古郵政管理局了解到,截至2022年底,全區郵政業采購使用符合標準的包裝材料比例達到98.14%,按照規范封裝操作比例達到97.72%,可循環快遞箱(盒)使用量達到42.43萬個,回收復用瓦楞紙箱數量1570.65萬個。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率達到98.95%,快遞包裝減量化、標準化、循環化水平穩步提升。
今年,將再次提升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率,開展過度包裝和隨意包裝、塑料污染兩個專項治理,加快推進全區快遞包裝綠色轉型,推進快遞包裝減量化、標準化、循環化。
簡化包裝引領綠色生活新風尚
“什么是過度包裝?過度包裝是指商品超出正常的包裝功能需求,在包裝空隙率、包裝層數、包裝成本三個方面超過必要程度的包裝,即包裝的耗材過多、分量過重、體積過大、成本過高等。”包東升說,最早提到商品過度包裝,很多人能想起月餅禮盒,如1斤重的月餅配上超過商品本身價值的附帶商品或昂貴的外包裝,里面只有幾塊月餅的包裝大盒套小盒,多達5層。事實上,商品過度包裝現象并不只存在于月餅這類禮盒,生活中其他商品也存在過度包裝的現象內蒙古包裝盒印刷,如小食品、茶葉、化妝品等。
快遞公司通過新材料、新技術、新模式對包裝進行綠色升級創新
包東升介紹,針對商品過度包裝現象,市場監管部門首先從源頭規范,提高生產廠家對過度包裝造成環境污染、資源浪費的認識,重點對流通領域食品、化妝品等消費熱點商品開展有針對性的專項執法,重點檢查商品包裝層數、包裝空隙率、包裝成本與商品銷售價格比等是否符合國家標準要求。在檢查過程中,執法人員要求經營者切實提高環保意識,減少資源消耗和廢棄物的產生。除了食品和化妝品外,藥品過度包裝也會讓消費者產生心理負擔。
對此,內蒙古醫藥工業企業協會日前發出倡議,號召藥品生產企業杜絕藥品過度包裝,讓藥品輕裝上陣。
內蒙古醫藥工業企業協會聯席秘書長王月明對記者說:“我們呼吁全區藥品生產企業防范藥品過度包裝,降低包裝成本,實現包裝物減量,最終實現包裝盒瘦身,每板藥粒變多,包裝層數變少,包裝空隙率降低。”
王月明認為:“讓公眾深入了解藥品過度包裝的危害及正確理解綠色包裝,引導消費者改變‘通過包裝和價格判斷藥品質量’的錯誤認知,從而更加理性地選擇藥品。”
下一步,市場監管部門將持續加強對商品過度包裝的監督管理,依法查處商品過度包裝違法行為,杜絕華而不實的過度包裝,讓簡化包裝成為綠色生活新風尚。
以上內容來源于用戶投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有侵權,聯系我們進行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