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投稿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發布時間:2023-04-21
02
區域分布,華東領跑
表2顯示了百強企業在各省市和各大經濟區的分布情況。今年榜單中,百強企業落子到19個省、市、自治區,與上年相比,未與百強結緣的地區,除了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海南、西藏、甘肅、青海和新疆等11個省、市、自治區外,增加了重慶市,多是東北和西部省份。百強企業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大省市,分別為福建15家、廣東及香港地區15家、浙江12家、上海和安徽各8家、江蘇7家、四川6家。客觀來說,百強榜單采取自愿報名原則,各地都會有隱形巨頭因為各種原因未現身榜單。但無可置疑,上述百強大省仍是國內印業強企的集結地。
表2 2021年百強企業區域分布
盡管百強企業的區域分布格局長期保持穩定,但隨著越來越多的百強企業選擇在非沿海地帶開疆擴土以及中西部地區本土企業的快速發展,局部力量對比也在悄然變化。如果按大經濟區加總百強企業數量,可以看出,華東區是百強企業的匯集重鎮,占據百強榜單超過50%,相比去年有所上升;華南區依然是傳統的百強聚集區;華北區、華中區和西南區平分秋色;西北區有4家企業入榜,較上一年多了兩家企業;而東北地區,今年依然未有上榜企業。
一直以來,業界將珠三角(廣東與香港地區)、長三角(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環渤海(現定位于京津冀)視為三大印刷產業帶,從本屆榜單來看,三大產業帶有百強企業58家,其銷售收入占比接近六成,依然是百強艦隊中的主體力量。
03
業務分布,包裝為重
百強企業的業務結構,請見圖5。圖中以3個圓分別表示從事出版物印刷、包裝印刷、其他印刷的企業數量,3個圓的相交部分表示各項業務的交叉情況。
圖5顯示,今年百強中單一從事出版物印刷的企業有5家,單一從事包裝印刷的企業有67家,單一從事其他印刷的企業有2家,和上屆榜單基本相同。
圖5 百強企業2021年業務類型分布情況
如果將單一業務與混合業務匯總,通盤考察百強企業的業務版圖,涉及出版物印刷的企業有22家印刷包裝100強,涉及包裝印刷的企業有90家,涉及其他印刷的企業有22家。包裝印刷作為通配的業務標簽,幾乎覆蓋9成的百強企業。
下面,我們嘗試對不同業務種類的百強企業進行效益對比分析。為了使分析相對科學和準確,我們只選擇從事單一業務類型、且數據齊全的企業作為觀察樣本。分析表3中所呈現的業務圖景,可以看出:
表3 2021年不同業務種類百強企業經濟效益對比
其一,包裝印刷企業的經濟效益,略好于出版物印刷企業。其中,在銷售利潤率和資金利潤率方面,包裝印刷企業優勢明顯,但出版物印刷企業在工業增加值率和全員勞動生產率方面繼續鞏固著以往的優勢。
其二,在包裝印刷領域,我們對比了折疊紙盒、紙箱、軟包裝3個細分品類的效益情況。其中,軟包裝企業在銷售利潤率、資金利潤率方面處于領先地位;折疊紙盒緊隨其中,僅工業增加值率和全員勞動生產率方面略遜軟包裝一籌;相比之下,紙箱企業在四項指標中沒有明顯優勢,全員勞動生產率位居包裝印刷企業的最后一名,說明紙箱企業的自動化程度仍需提升。
最后,我們簡單分析一下百強榜單中“印刷方式”一欄所透露出的信息。近年來,國產噴墨印刷設備批量進入市場,對于推動數字印刷在國內市場中的應用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今年百強調查顯示,39家企業引入了數字印刷方式,比去年的28家增長了11家,有明顯增長,而前年百強榜是24家企業引入了數字印刷。
具體來看,涉及出版物印刷的22家企業中有16家選擇了數字印刷,占比72.73%;涉及包裝印刷的90家企業中,有30家選擇數字印刷印刷包裝100強,占比33.33%;涉及其他印刷業務的22家企業中有14家使用數字印刷方式,占比63.64%。可以看出,出版物印刷企業較早引進數字印刷方式,普及率較高,占比領先;其他印刷業務的企業因為多涉及商務印刷,占比緊隨其后;而隨著包裝印刷企業對數字印刷關注度的提升并開始發力,數字印刷在包裝百強企業中的普及速度有望繼續加快。
放眼未來,百強企業在推動數字印刷與傳統印刷技術融合、探索新盈利方式與新商業模式方面,無疑將會發揮更大的作用。
以上內容來源于用戶投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有侵權,聯系我們進行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