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投稿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發布時間:2023-04-26
印刷人全力以赴助力北京冬奧會
——印制保障 冬奧有我
2月4日晚,舉世矚目的北京2022年冬奧會精彩開幕。在這場全球體育盛會中,從手冊設計制作到圖書印制,從冬奧餐具供應到冬奧會刊印刷,印刷人發揮行業特點、兌現著冬奧有我的承諾。在北京,3天4夜的印制工期、流水線連軸轉高達50個小時,精美的冬奧會開幕式手冊以“冬日暖陽”亮相;在廣東,1000多個零部件、大小共計40個立體結構,立體書《打開中國冰雪》僅印后手工工序一個環節,每本就需要兩個多小時……為了本屆冬奧會,全國各地印刷包裝企業全力以赴。
堅守!
度過別樣春節
當虎年新春與冬奧相遇,對印刷人來說,注定了這個春節的不平凡。印刷產業鏈上各個環節的印刷人,及時響應、高效協作,用專業為冬奧印制保障筑起了堅實的壁壘。
2月4日大年初四,冬奧會開幕式當晚,北京日報印務有限責任公司40多位報紙印刷人正在車間等待《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官方會刊》“開幕式號”的傳版。
記者跟隨車間副主任魏增到達北京日報印務公司是當晚10點半,那正是往常夜班開始的時間。“冬奧會刊比往常增加了8個版,共24版;《北京日報》也進行加版,共20版。”魏征說,加上北京副中心報等區報,當夜印制任務不輕,同時段印刷的峰值壓力超過了平時。
“熬”到清晨7點25分,冬奧會刊終于開印了!“既要確保時效性,又要在克服人員因疫情居家觀察而緊缺的困難下保證質量。”北京日報印務公司副總經理趙潔告訴記者,他們傾全公司之力,用最好的設備、最好的工藝、最優秀的技術人員,保障冬奧會刊印制。
同樣是大年初四,北京鑫益暉印刷有限公司總經理宋愛春則在2022北京新聞中心的形象展示品展臺前忙碌。形象展示品展臺上放置的北京宣傳畫冊、文件夾、明信片等均由鑫益暉印刷,他們也承擔著這些宣傳品的統籌配送及現場維護工作。
宋愛春告訴記者,在接到北京宣傳畫冊等印制任務后,他們就組建了一支專門為冬奧提供保障的隊伍。從前期連續多個日夜的創意設計及印制生產,到現場展臺的維護,“閉環式”的印刷流程下,通過優質精美的印刷品,向全球記者展現北京“雙奧之城”的風采。
精湛!
彰顯科技創新
本屆冬奧會上,科技之美淋漓展現。開幕式上驚艷世界的水墨藝術,為冬奧特供的環保可降解餐具,盡顯冰雪世界的沉浸式立體書,印刷人以各種“黑科技”助力冬奧。這是印刷業產學研深度融合推進科技創新的成果彰顯,更凝聚起行業各領域加速升級的強大動能。
“設計助力冬奧,北印藝術先行。”北京印刷學院校長田忠利表示,北京印刷學院作為出版傳媒領域的業界名校,充分發揮“創意設計 藝工融合”辦學特色,以“藝術創新+數字科技”賦能北京冬奧會。
北京印刷學院以“藝術創新+數字科技”賦能北京冬奧會。
一鳴驚人的精湛,不止于藝術創新帶來的震撼,也有先進印刷技術的融合。由鶴山雅圖仕印刷有限公司制作的《打開中國冰雪》立體書就以精湛工藝一展冰雪盛景。
“既要確保立體彈跳躍然紙上、書本開合順利,又要實現大批量生產制作順暢。”雅圖仕總經理劉紅兵告訴記者,這本書的立體呈現有賴諸多高難度設計的突破,如三維效果的全方位展示、花樣滑冰的旋轉造型實現等,都需要紙品工程師運用力學、工程學等原理反復推敲及試產。
由北京印刷學院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出版物設計研究室主任夏小奇帶領團隊設計、雅昌文化集團印制的《北京2022年冬奧會開幕式手冊》,同樣被賦予了現代科技創新。夏小奇告訴記者,開幕式手冊采用了高科技與高水平的印制技術與工藝標準。如紙張選擇上既要充分體現設計效果,又要滿足嚴寒天氣觀眾戴著手套翻閱的舒適性。
以中國水墨風格視覺化呈現冬奧會開幕式“冰立方”運動主題水墨人物動畫,更是讓業界驚嘆。北京印刷學院新媒體藝術高精尖創新中心數字水墨動畫創新設計團隊負責人高妍玫說,在科技感中體現中國風,他們將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完美融合,向世界展示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與生機勃勃。
突破!
攻克生產難題
為冬奧會如此高規格的國際賽事提供印制保障,對于參與其中的印刷人來說,有自豪也有挑戰。他們需要在保質保量地完成相關印刷包裝任務的同時,還要面對各種超出日常生產范疇的需求。為了這份責任,印刷包裝企業攻堅克難。
2021年12月下旬,在安徽豐原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制造產業園內,首批339萬件供奧餐具,包括一次性餐盒、圓碗等可降解餐具被有序地分裝在箱內,12臺廂式貨車陸續將其發往北京。要知道,12月初模具和設備才完全到場。
“在設備全新、模具全新、人員力量薄弱的情況下,時間緊任務重,最初看來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安徽豐原生物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義在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采訪時說,作為本屆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官方生物可降解餐具供應商,豐原生物制訂了詳細周密的生產計劃,確保每臺設備最大限度發揮效能。
在北京中獻拓方科技發展有限公司,6天時間便完成了《我也會發明——冬奧與知識產權》一書的個性化印刷。“該書需要制作5000冊,全彩24開異型開本精裝。其中2800冊要求制作腰封北京宣傳冊印刷,并制作磨砂效果編號,300冊要求將不同人名以燙金形式呈現在圖書左上角及扉頁。”中獻拓方生產中心負責人告訴記者,個性化需求確實帶來生產難題,尤其是300冊可變文字燙金效果的圖書。最終,采用研發改進的具備燙金功能的數字印后設備,無需制版,將300冊圖書的第一貼及封面單獨進行制作。
《我也會發明——冬奧與知識產權》可變文字燙金效果。
冰雪元素“跳”出來
從雪山林海中疾馳而來的先輩,腳踩雪板與冰刀,手持長弓與利箭,在冬季漁獵……這是鶴山雅圖仕印刷有限公司參與制作的大型沉浸式立體書籍《打開中國冰雪》所呈現的內容。一個個躍然紙上的立體結構,為讀者演繹出“冰與雪之歌”。
“與其他傳統立體書相比,這本書開本大、內容多,結構復雜,印色搭配跨度大。”雅圖仕總經理劉紅兵向《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介紹北京宣傳冊印刷,整本書以今年北京冬奧會比賽場地為立體藍本,將最具代表性的冬奧項目360度全景展現,前后翻閱并全面鋪開,面積近3平方米。
3個月時間進行3次打樣,直至去年8月中旬才定稿確認,9月正式開始印刷和生產。劉紅兵告訴記者,由于太多的零部件和諸多的立體結構,雅圖仕下了很大功夫,前后召開多次研討會議,聯合工程技術部、品質管理部、設計部、印刷部等部門商討,對色彩、推拉和立體等細節進行一一攻克,最終保證了成品的滿意交付。
在立體書呈現中,打開過程的舒暢度、三維效果的全方位展示、拉起來的繩子設計、場景的最高端立起造型的呈現、花樣滑冰的旋轉造型實現等,都經過了反復推敲及反復試產。劉紅兵還提到,要實現場景前后、左右顏色搭配一致,拼接統一,對整體顏色一致性也帶來極大挑戰。所以,雅圖仕在生產前期就相關顏色搭配方案和科學排版也進行了多次研討,以確保圖書高質量和生產高效率的實現。
“身為印刷人,做出一本能宣傳中國文化、中國冰雪運動,講述中國故事的書籍,向全世界整體展示冰雪運動,是一件無比光榮的事。”劉紅兵認為,這本書立體呈現了冰雪運動的文化,通過融合文字、小場景的配合,體現出現代生產技術的先進和制作水平的精湛,體現出印刷行業的價值所在。雅圖仕很愿意投身到更多的文創產品生產中,不遺余力地推動文化事業的發展。也期待通過創意設計、加工工藝、創新結構等優勢資源,未來在更多不同領域、不同主題上運用印刷工藝為國家、為行業譜寫華章。
記者: 王勤、祝小霖
以上內容來源于用戶投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有侵權,聯系我們進行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