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投稿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發布時間:2023-05-01
新春的腳步近了,年味也一天濃過一天。值此新春到來之際,縣文聯組織縣書法家協會開展了2017年送福送春聯活動,將一幅幅手寫春聯送到老百姓手中,把一份份最誠摯的新春祝福送給廣大人民群眾。
圖為1月19日下午,書法家們在彌城鎮花燈廣場開展送春聯活動
彌渡縣書協每年都在新春佳節來臨之際開展類似活動,今年在1月8日至1月22日,他們往返我縣8個鄉鎮,為數千個家庭送去了春聯。今年的活動形式主要是以全縣各鄉鎮的書協小組自己組織開展為主印刷包裝對聯,每次活動能上場的書協人員都在10~15人。
彌城鎮的送春聯活動從中午12點一直延續到下午4時左右,現場摩肩接踵,索要春聯的群眾絡繹不絕。書法家們一站就是數小時,沒有一刻閑暇,耐心書寫春聯印刷包裝對聯,不時地與群眾攀談。有些受歡迎的書法家桌前甚至排起了長隊,場面熱鬧,頗有新春佳節的氣氛。
彌渡素有“文獻名邦”之稱,2007年和2009年,彌渡縣委宣傳部及彌渡縣翰墨軒、彌渡縣彌川墨韻編委會先后出版了《小河淌水墨韻》、《彌川墨韻》等書法作品集,弘揚彌渡書法藝術,鼓勵本土書法家們辛勤研習創作出更多有價值的作品。十余年來,彌渡縣書協堅持開展新春送春聯活動。書法們紛紛走出墨軒,走下高雅藝術的象牙塔,走向普通民眾的生活,貼近廣大人民群眾,實實在在地用自己的所學回饋社會。
一幅幅帶著墨香的春聯,帶著一句句象征美好生活的新年祝愿,由書法家的妙手寫下,就像完成一幅作品一樣鄭重交到老百姓手中,在冬日的陽光和微風下待墨跡晾曬干,于舊歷新年第一天貼在房門上。
不同于市面上那些花哨包裝的印刷品春聯,這樣的春聯承載的才是咱們記憶里最令人魂牽夢縈的記憶里的年味。
原籍貴州現居彌渡的生意人楊順貴說:“書法家們為老百姓造福,手寫的對聯與市面上賣的印刷春聯相比更具藝術感,也更有意義。今年回家過年,上街買年貨的路上順便排隊請老師寫一幅春聯,提前感受過年的氛圍。”
64歲的村民朱會蘭說,今年是第一次貼書法家們手寫的春聯,看見街上在寫對聯,自己也來排隊寫一幅帶回家,手寫的對聯比以前買的印刷品對聯更好。
群眾徐光祖拿著一幅寫好的對聯,高興地對記者說:“以前貼的對聯都是上街買的,今年貼的是書法家寫的。手寫的對聯和打印的相比更有意義,更能展現文化藝術,咱們政府的政策是越來越好啦。”
在送春聯活動的現場,還有很多隨同長輩一同前來的小朋友。他們認真地圍在書法家們的桌前,耐心觀察著書寫的一筆一畫。傳統文化對孩子們有著重要的熏陶作用,在家里貼上一幅紅紙黑墨親自手寫的春聯,會對家里的孩子產生良好的影響,同時,帖春聯也是傳承傳統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
縣書協秘書長奎世洪老師說:“參加送春聯活動十多年來,十分享受送春聯的過程,雖然很辛苦,但是在別人拿到春聯說句謝謝的一刻覺得這件事情很有價值,就是所謂的‘贈人玫瑰,手留余香’”。今年,他自創了64幅關于彌渡的春聯,在送春聯的過程中書寫,這種帶有彌渡特色的春聯,更能夠體現群眾對于美好生活的追求。
文/圖 歐陽智敏
END
以上內容來源于用戶投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有侵權,聯系我們進行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