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投稿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發布時間:2023-05-05
合成紙的英文名稱為Synthetic Paper,是以聚烯烴等樹脂和無機填充物為主要原料,擠出工藝加工而成的,同時具有塑料和紙的特征的多功能性材料。合成紙是一種塑料新型材料產品,也是一種環保產品,具有比重輕、強度大、抗撕裂、印刷性好,遮光、抗紫外線、經久耐用,經濟環保等特點。由于合成紙的生產過程無污染,可以100%回收,循環使用,是現代紙張生產的一次重大改革。
合成紙的種類,按生產原料的不同,分為PP合成紙、HDPE合成紙、PS合成紙、PVC合成紙、PET合成紙、ABS合成紙等;按填充劑的不同,分為填充碳酸鈣型,粘土型,云母型成都彩色包裝盒印刷,鈦白粉型及復合(兩種以上填充)型等;按生產方式的不同,分為壓延法、流延法、吹膜法、雙向拉伸法等;按結構的不同,分為單層合成紙、三層合成紙、五層合成紙等。
由于PP合成紙同時具有塑料和紙的特征,因此在很多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1)高質量的印刷。如海報、畫報、圖片、地圖、年歷、書籍等;(2)包裝用途。如手提袋、包裝盒、藥品包裝、化妝品包裝、食品包裝、工業產品包裝等。(3)特種用途。如模內標簽、壓敏標簽、熱敏標簽、紙幣用紙、彩色像紙、CAD用描圖紙、工業計算機及儀表用記錄紙、快遞信封、鐘表、盤、紙扇、雨傘、旅游用紙帽及其它旅游宣傳用品等。
世界供需
合成紙在國外已有三十多年的發展史,尤其在美國、日本、加拿大等發達國家,生產企業主要有日本王子優泊(占國內70%合成紙市場)、臺灣臺塑南亞、美國TRAN-SILWRAP、美國GRANWELL、美國ARTISYN、美國MULTI-PLASTICS、加拿大HOP、埃克森美孚、舒爾曼、印度COSMO等。
近年來,國際PP合成紙市場發展較為平穩,除美國對PP合成紙的需求量較大以外, 其次是歐洲國家,對PP合成紙的青睞越來越明顯;新興市場如俄羅斯也掀起了對PP合成紙的喜愛。在歐美等國家的帶動下,國際PP合成紙市場容量不斷增長。2018年世界PP合成紙產量約45萬噸,亞太地區是最大的區域市場,占40.6%的份額。印度和中國等新興經濟體由于包裝食品和飲料消費的增加刺激了亞太地區對合成紙的需求。
未來幾年成都彩色包裝盒印刷,日益嚴格的可持續發展環境保護法規將推動全球PP合成紙作為木漿的替代品。預計2018~2023年世界PP合成紙產量年均增長率為7%。
國內供需
我國合成紙起步較晚,市場上的合成紙主要以PP合成紙和BOPP薄膜紙為主。經過近些年的發展,其應用范圍越來越廣,用量也越來越大。2018年國內PP合成紙產量約5.0萬噸左右,2013~2018年年均增長率約27%。國內有規模量產能力的企業不多,其中壓延和流延類型有超然塑膠包裝制品(深圳)有限公司和河北維拓新材料科技公司等,雙向拉升珠光合成紙有泉州利昌塑膠有限公司、成都東盛包裝材料有限公司、江蘇中達新材集團、湖北富思特材料科技集團、上海寶燕科技公司、霸州福興公司和無錫環宇包裝材料有限公司等。
未來幾年,隨著環保日益嚴格,合成紙對紙漿的替代日趨增多,預計2018~2023年國內PP合成紙產量年均增長率約19%。
目前國內PP合成紙進口量仍然較多,2018年國內PP合成紙消費量約8萬噸,凈進口量約3萬噸,主要用作服裝袋、手提袋、編織袋、膠版印刷、絲網印刷、廣告噴繪、書本、印刷商標等。其中廣告噴繪用量占40%、印刷商標用量占15%、編織袋、膠版印刷、絲網印刷用量各占10%,手提袋、服裝袋用量占10%、書本用量占5%。按厚度規格用量劃分,40~50μm用量占30%、90~150μm用量占40%、其它厚度用量占30%。
免責聲明:報告內容僅供參考,化工智庫不對所包括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備性提供任何暗示或明示的擔保。本報告內容和觀點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所有責任。
中國化工經濟技術發展中心(CNCET)成立于1993年,現隸屬于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是中國領先的石油和化工行業咨詢機構之一,是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的決策支撐機構,多年來中心為各級政府、化工園區、國有和民營企業、外商獨資與合資企業、金融機構等提供了大量咨詢服務。
以上內容來源于用戶投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有侵權,聯系我們進行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