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投稿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發布時間:2023-05-09
早在1978年,玉林鎮紙袋廠便掛牌成立了玉林鎮印刷廠,除了印刷本廠的紙袋之外包裝盒印刷行業,還承接各單位的出入庫單、發票、單據、表格與醫用藥袋等印刷。當時用的是最原始的圓盤印刷機和方箱印刷機。
到了1993年,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市場對印刷包裝有了更高的要求。玉林市紙袋廠順勢而為,成立了玉林市正泰彩印包裝有限責任公司,以合作的形式借資投產高端包裝盒生產。雖然中間經歷了種種困難,但在這條正確的道路上砥礪前行,發展創造價值。2003年,成功改制后的彩印包裝公司的固定資產有3億元,產值4.5億元,擁有職工800多人,業務也走出了廣西,面向全國。
正泰公司歷年獲得的榮譽。
投資失誤,公司曾面臨解體
玉林鎮印刷廠成立之初,主要以印本廠的紙袋為主,同時也對外承接業務。“開始時是從玉林地區規組處租賃正門通道作為印刷地,面積僅有720平方米。”直到1980年,經縣級玉林市政府協調,縣級市工商局同意轉讓位于大市場的一幢300平方米的瓦蓋屋給紙袋廠,擴建成為四層樓房的印刷車間。1985年,紙袋廠決定謀求更大的發展,以合作形式,與廣西造紙公司共同投資,由廣西造紙公司派出技術人員包裝盒印刷行業,玉林鎮紙袋廠投入廠房,組建玉林鎮紙類制品廠(地址在現在的正泰花園,即花園酒店對面)。玉林鎮紙類制品廠開創了玉林市國有、鄉鎮企業合資辦企業的先河。
李旺蘭介紹市紙袋廠的歷史。
1993年,玉林市紙袋廠正式成立“玉林市正泰彩印包裝有限責任公司。“當年紙袋廠投資彩印包裝公司是下了血本的。”時任紙袋廠副廠長的李旺蘭說,共投入了1500萬元。他們采用租賃形式采購設備,引進了不少先進的印刷、包裝生產設備,如英國產的電分制版設備、德國的海德堡印刷機和羅蘭雙色印刷機等,彩印包裝公司是當時玉林地區最先進的印刷企業。
但是,一個急于上馬的項目,差點讓剛成立的公司“翻車”。“那時,公司決定制作高檔的禮品包裝袋,結果產品出來后,由于價格太高,并不被市場認可。”這個慘痛的教訓,李旺蘭至今記憶猶新。這種禮品包裝袋成本較高,所以賣得也貴,投放到市場,消費者根本不買賬。這次失敗的投資,讓公司負債累累,幾乎面臨解體。
剛剛邁開大步準備加速發展,就遭遇“滑鐵盧”,正泰公司該何去何從?
與出版社合作,公司迎來生機
這時,正泰公司迎來了改變命運的機會。“我們想到了進軍出版物印刷市場。”李旺蘭說。想法是好的,但難在沒有出版物印刷許可證,怎么辦?李旺蘭決定親自到自治區新聞出版局爭取。當時在玉林地區,只有玉林大眾印刷廠有出版物印刷許可證。而正泰公司還籍籍無名,這樣一個小企業,能成功爭取到出版物印刷許可證嗎?
為保證萬無一失,正泰公司沒有按常理出牌,而是邀請自治區新聞出版局的工作人員到正泰公司參觀。“正泰公司擁有不少先進的設備,這讓新聞出版局的工作人員頗感意外,他們沒想到,玉林還有這么先進的印刷廠。”在全面了解正泰公司的情況后,自治區新聞出版局最終給正泰公司頒發了一張出版物印刷臨時許可證。正泰公司迎來了一次轉機。
許可證拿到了,如何開展業務?“上門尋找客戶!”沒有退路的正泰公司決定主動出擊,尋找生機。他們決定直接聯系廣西接力出版社,當時廣西接力出版社是全國優秀出版社,業務量較大,要是能與其合作,公司將會借力“水漲船高”。李旺蘭大著膽子找上接力出版社時,出版社領導非常驚訝。李旺蘭說,正泰公司是接力出版社接待的規模最小的印刷企業,如果按常理出牌,正泰公司一點機會都沒有。好在李旺蘭早有心理準備,知道要打贏這場“戰役”,就得用不尋常的戰術。
“我們可以先試著印刷一本冊子,如果不合格,一分錢都不要。”好大的口氣!要知道按照接力出版社的質量要求,印一本冊子光是制版費,就要3萬多元。這在當時可不是個小數目,但李旺蘭卻拍著胸脯打包票,承諾如果達不到出版社的要求,一分錢也不要。就這樣,印刷協議簽訂下來了。
其實,李旺蘭是有底氣的,公司雖然籍籍無名,但卻擁有英國產的電分制版設備,印刷質量完全可以達到出版社的要求。果然,樣冊出來后,得到了接力出版社的高度認可。從此,正泰公司的電分制版技術在廣西出版界得到認可,業務訂單也隨之紛至沓來。幾乎面臨解體的正泰公司終撥云見日。
招聘人才,壯大發展
1994年,對于正泰公司來說是關鍵的一年。這一年,正泰公司已經形成了除紙袋之外的另一個產業——出版物印刷,并與不少出版社有了業務對接。“這一年,我們引進了多臺先進機器及生產線,還到湖北省新華印刷廠招了5名退休的技術人員回來。”這5名精兵強將到來后,正泰公司的技術力量得到了極大的充實。后來,憑著強勁的實力,公司還順利接下了廣西接力出版社80%的業務。
是年,廣西新聞出版社、廣西印刷協會在北海召開出版物印刷年會。會上,李旺蘭大膽介紹了正泰公司,讓與會的各方“大佬級”印刷廠驚呼:“原來這家小公司還擁有羅蘭印刷機、德國海德堡印刷機和英國的電分制版設備等先進印刷設備。”會議結束后,正泰公司就接到了八十萬冊書的訂單,成為了廣西印刷行業的一匹“黑馬”。
到了1998年,正泰公司一路高歌猛進,步入廣西印刷行業前列,成為廣西“一個基地、四個骨干企業”(一個基地即以廣西民族印刷廠作為印刷基地;四個骨干企業分別是廣西新華出版社印刷廠、廣西桂林印刷廠、廣西柳州印刷廠和玉林市正泰彩印包裝公司)其中一員。這一年開始,正泰公司每年接到廣西教材印刷任務的10%-15%。
正泰公司擁有進口先進設備(資料圖)
2003年,集體企業面臨產權制度改革。玉林市正泰彩印包裝有限責任公司成為了玉州區第一家產權制度改革的試點單位。改制后,正泰公司不斷壯大。2008年,在企業成立40周年之際,紙袋廠成立了廣西正泰印刷包裝集團,引進了廣西首臺日本東芝商業輪轉機和德國羅蘭商業輪轉機以及瑞士馬天尼皇冠膠釘生產線,成為廣西書刊印刷骨干企業。在包裝袋生產領域,引進了奧地利史太林格高速涂膜機熱風方底袋生產線,年產編織袋達3000萬條,成為廣西第一家擁有熱風方底包裝袋生產先進設備的公司,引領行業先進水平。
2010年,正泰集團被評為“2010年中國印刷企業100強”稱號,獲廣西優秀印刷企業、自治區文明單位等諸多榮譽。如今,正泰集團正在“百年企業”的路子上,步疾蹄穩,砥礪前行。
以上內容來源于用戶投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有侵權,聯系我們進行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