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投稿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發布時間:2023-05-11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消息,“雙十一”大促落幕,部分快遞已經送達到消費者手中。近日,有消費者反映,快遞面單上出現了二維碼廣告,掃碼進去竟是推銷貸款。
不僅如此,紅星資本局發現,除廣告推廣外,快遞面單早已形成批量倒賣的“黑色產業鏈”。
近年來,淘系平臺、京東、拼多多和抖音四大電商都相繼推出專屬電子面單系統。為何如今快遞面單頻現亂象?電子面單之爭的背后,其實是電商企業對電商數據的競爭。但同時,快遞電子面單也因蘊含豐富信息量,被別有用心的人盯上,成為個人隱私泄露的重災區。
快遞面單上現二維碼廣告
“抽手機”變成推銷貸款
近日,有不少消費者反映,自己部分快遞上出現了促銷和抽獎廣告二維碼,有的廣告直接是印在快遞單上,融為一體,還有的是張貼在快遞包裝箱上面。
有網友收到印有廣告的快遞面單
這些廣告很多標注“贏iPhone”、“掃碼抽方便面”等字眼,吸引用戶掃碼,但掃碼后往往是借貸、理財等“獎品”。
據悉,印有二維碼“廣告”的快遞單,包括了韻達(002120.SZ)、中通(ZTO.N)、圓通(600233.SH)、極兔等多家快遞公司。11月13日,一位中通快遞員告訴紅星資本局,自己攬收的快遞里,確實有部分快遞面單印有二維碼廣告,但對于廣告內容以及廣告的來源小卡片廣告印刷,他表示,“應該是商家自動生成的”。
隨后,紅星資本局詢問了一家電商商家,這位電家表示否認,“商家在貨物里面放小卡片就行,沒必要印二維碼?!鄙鲜錾碳冶硎?,應該是快遞企業印上去的。
在他看來,快件流通過程中,會經過多次流轉、分揀,在任何一個環節面單信息都可能被泄露。
據了解,如今國內市面上比較主流的電子面單系統包括菜鳥電子面單、京東無界面單、拼多多電子面單等。
此前,有淘寶店家透露,商家需要發貨時,要選擇打印的模版,在固定的模版下,把相關的信息填寫進去即可?!岸谀0謇?,已經有了類似的二維碼廣告?!?/p>
對此,菜鳥方面回復紅星資本局稱,菜鳥確實有正常的廣告位資源,但對于廣告內容,公司是有嚴格的篩選,“像借貸、金融等內容是進不了我們廣告的”。
此外,據紅星資本局了解,如今市面上也有個人商家在使用自己的打單系統,可以打印快遞面單。
而消費者收到的廣告面單,究竟來源何處?這也成為了一個謎,這可能來自上述任何一個環節。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這樣的虛假二維碼,已對消費者造成了誤導。如果是誘導消費者購買商品或服務,涉嫌侵犯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如果是誘導消費者填寫個人信息,同樣涉嫌侵犯消費者個人信息受保護的權利。
一單2-5元
你的快遞面單正被明碼標價批量售賣
快遞面單蘊含的信息量巨大,因此也常被犯罪分子盯上,成為個人隱私泄露的重災區。
自10月下旬起,紅星資本局發現,在各大快遞群中,印有姓名、電話、地址等個人信息的快遞面單被明碼標價批量收購,情況十分猖獗。
11月5日,紅星資本局聯系上一位買家,他在報價中稱,收購實時面單,“價格2-5元不等。”至于具體的操作方式,“只需每天給快遞面單信息拍照,然后批量上傳至百度云?!鄙鲜鲑I家表示,交貨后,所有的賬單在隔天晚上結清。
對話一位收購面單的買家
“3.5元一張照片,具體價格看量和品質。”也有另一位買家稱,量大可以加錢。當被問到品質是什么意思的時候,對方表示,“就是快遞商品和價格。”據了解,母嬰類、保健品、化妝品類的快遞面單最受歡迎。
當被問到這些面單最終流向哪里時,對方稱,“精準營銷。”
而有知情人稱,這些信息被不法分子獲取后,會被賣給詐騙分子。
據了解,這些倒賣快遞信息的賣家,很多是快遞員,也有電商平臺和快遞網點的人,有的一天能成交幾千條。
如今,作為“電子數據”的電子面單,成為了各大互聯網平臺爭奪的對象。今年5月,抖音推出了電子物流面單系統,并從8月起,抖音切斷了菜鳥、拼多多的電子菜單,力推自己的電子面單系統。
據悉,抖音的電子面單主要覆蓋商家就是抖音自營店鋪。目前,抖音電子面單已與順豐、郵政、京東、三通一達等企業完成對接。
監管已加強個人信息保護
平臺未盡到信息保護義務將面臨處罰
電商巨頭、快遞企業以及小商家,為何都如此熱衷電子面單?主要原因還是在于數據信息。
有市場人士分析稱,電商平臺掌握消費者的消費取向,便可以利用大數據進行相關的分析,進一步推送相關產品。所以,電子面單之爭的背后,其實是電商企業對電商數據的競爭。
但同時,快遞電子面單也因蘊含豐富信息量,被別有用心的人盯上,成為個人隱私泄露的重災區。
今年11月1日~11日,據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小卡片廣告印刷,全國郵政、快遞企業共處理快件47.76億件,同比增長超過兩成。其中,11月11日當天共處理快件6.96億件,穩中有升,再創歷史新高。
在不斷攀升的快遞單量背后,消費者的個人信息也在不斷被重視。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雙十一,正值個人信息保護法出臺。11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正式施行,該法對個人信息收集范圍、處理方式都作出了嚴格的限制,為個人信息保護提供了有利法律保障。
金融科技行業專家張鯤談到,根據《個人信息保護法》,侵犯個人信息的違法行為,可處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五千萬元以下或上年營業額百分之五以下的罰款?!跋噍^以前《關于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兩高司法解釋中提到‘罰金數額一般在違法所得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規定,罰款力度大大加強?!?/p>
在此背景下,個人信息處理者應采取相應的加密、去標識化等安全技術措施保護個人信息?!叭缃?,部分快遞面單已經做了匿名化處理,比如手機號打星號,姓氏打星號等等。但是,便利和安全總是矛盾的,如果全部不可見,快遞配送時必然需要付出額外操作,如掃碼在客戶端中查看完整地址影響配送效率。”張鯤說。
在他看來,比較完善的做法,是交給消費者自行選擇,是否可將地址等信息印制于快遞面單上,如果不同意,可能配送效率會有影響,不過個人信息可以得到更完善的保護。對于消費者來說,也要提高法律意識,注意自身的隱私保護,對于快遞信息,可使用化名,地址可不精確到門牌號等。
以上內容來源于用戶投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有侵權,聯系我們進行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