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投稿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發布時間:2023-05-21
坎坷的上市之路
龍利得IPO之路較為坎坷,公司曾兩度 IPO未果,如今已是四年三度安排上會。
龍利得2015 年8月于新三板掛牌,2016 年7月做了上市輔導備案登記,之后公司招股書于2017年6月獲得受理,2017年9月龍利得在新三板正式摘牌。2018年1月首次迎來上會大考,未獲通過。2018年7月公司再度做了上市輔導備案登記,招股書于2018年11月30日獲得受理,2019年10月龍利得迎來了二度上會機會,卻在上會前夕被取消審核。
龍利得如今已三度“報考” A股,此次 IPO申請于 6月 23日獲得受理,保薦機構為東吳證券,計劃融資金額 4.2086億元。
2017年 -2019年,龍利得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 64,191.00萬元、 86,060.51萬元及 87,148.40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 5,458.67萬元、 8,356.12萬元以及 8,126.45萬元。
從經營業績來看,2017年到 2019年,龍利得的營收分別為 6.42億元、 8.61億元和 8.71億元;凈利潤分別為 5725.51萬元、 8875.58萬元、 8599.99萬元, 2019年同比下跌 3.11%。
報告期內,龍利得所在的華東地區,在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地區分布中,占比不斷提升,華東地區收入占比分別為76.72%、 84.95%和 89.38%。
聞名于世界的智能化建設之路
除了百折不屈的上市之路,龍利得被行業人所熟知,還因為其令人矚目的智能化建設。
彼時行業的智能化發展,才剛剛起步,得益于自身產品的標準化程度很高,已經董事長徐龍平敏銳的前瞻眼光,龍利得花大氣力投身智能化建設。
其子公司上海奉其奉印刷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國內首家印刷工業4.0智慧工廠,所選用設備均為國際領先的智能設備,并與信息技術和智能制造理念融合,推動構建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實現工業自動化與信息化兩化融合結晶。打造“智能設備互聯、工業大數據和智能應用”三個上下互通、整體互聯的體系。
小編曾有幸多次前往龍利得參觀,偌大的工廠,看不到幾名工作人員,單臂機器人、碼垛機器人、AGV(自動導引運輸車)等自動化裝備,讓龍利得工廠的生產井井有條。
2018年 6月 30日,《人民日報》對此也有過深入報道。盡管已經是兩年前的報道,但時至今日,當時龍利得的智能化建設成績依然對行業有較強的啟發意義。下面,讓我們通過原文,再次感受龍利得智能工廠的建設之路。
去年(2017年) 10月底,智能化生產紙盒與紙箱的兩條流水線在上海市奉賢區投產,今年 2月底 ,安徽一條“無人生產線”正式投產,每小時可產出紙盒近 2萬個,只需 4名員工負責操作,單臂機器人、碼垛機器人、 AGV(自動導引運輸車)等自動化裝備,使產能提升超 30%。而原先需要 4條傳統流水線, 200多名工人。龍利得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龍利得)率先建成印刷包裝行業智能制造工廠,探索出印刷包裝行業的智能化之路。
投入3億多建設智能工廠
兩年前,龍利得董事長徐龍平決定按照工業4.0標準在奉賢建智慧工廠。這幾年,他日益感受到人力、土地成本的壓力。雖然建智慧工廠的投入成本很高,但投產后能節省大量人力,廠房面積也會比傳統工廠小很多,還能大幅提高產能和成品率。
龍利得相關技術負責人說,工業4.0概念重在打造智能設備互聯、工業大數據、智能應用 3個上下互通、整體互聯的體系。奉賢的智慧工廠由運營物流智能、操作流程智能、產品轉換智能、倉儲智能、客戶端信息系統的商業智能 5個部分組成。
相比傳統印刷包裝公司一天產出幾萬個紙盒,如今,龍利得組裝的全新生產線,每小時可分別產出紙盒3萬多個、紙箱 1.8萬個左右,滿載生產時,日產百萬件印刷包裝產品,并且成品率大幅提高。
印刷包裝行業的一大痛點龍利得包裝印刷,是下單后等待交貨是盲區,樣品寄送周期較長。為此,龍利得開發了ERP(企業資源計劃)云平臺,可以向客戶展示 CAD(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制作的三維效果樣品,得到認可后立即生產。客戶能通過云平臺實時了解貨單生產進程及點位,得到精細化服務。
談到“上下互通、整體互聯”這一目標龍利得包裝印刷,該技術負責人說,龍利得把 ERP系統與生產設備上的生產管理系統、 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系統連接在一起,使企業的管理信息第一時間傳輸到每臺機器的芯片系統,控制生產環節;機器的芯片系統也能將生產數據傳輸到企業管理系統,讓企業管理優化。“隨著生產管理系統和 PLC積累的數據越來越多,生產設備會越來越聰明,只要做一次,第二次就游刃有余,自行按照一套標準生產某種類型的產品。”
“ 2015年公司雖然投入超 3億元建設智能工廠,但這樣一來,同比節省人力達 800人次以上,每年節省資金超千萬元,節省占地面積超 1萬平方米。”徐龍平介紹,公司用地面積只有 30畝,但畝均產出很高。
大客戶主動找上門來
龍利得剛起步時,只是一家小型微利紙箱廠,經過18年的發展,公司不斷成長,開始向資本市場進軍。徐龍平覺得,“包裝印刷行業雖然是個傳統行業,技術創新仍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原動力”。
普通的牛卡紙上,放置著熱騰騰的高溫比薩。每天,龍利得要出口這樣的比薩盒達數十萬個之多,超過30%的美國比薩紙盒由龍利得生產。
龍利得致力于開發無毒、無害、無味的包裝用品,比如膠水這種輔料,都是用食用的淀粉制成,沒有任何有害物質。雖然成本提高了5%,但舍得投入,才能贏得市場。公司還自主研發出水性環保涂層和高清印刷技術,能將普通的瓦楞紙盒變成印有高清圖案字樣的食品紙盒,得到歐美企業的認可。龍利得已經獲得技術專利超 150項,申請發明專利 11項。
通過科技創新,龍利得嘗到了甜頭。公司被評為國家級示范印刷企業,是全國瓦楞工業中唯一獲此殊榮的企業。公司是上海市名牌產品、上海市著名商標、上海市專精特新企業。2017年,徐龍平還入選為“全國新聞出版行業領軍人才”。
龍利得擁有近90名研發人員。“無人工廠”的所有軟件系統都由龍利得自主研發,已獲得多件專利授權。硬件方面,龍利得向德國、意大利、日本以及國內企業購買了自動化流水線、碼垛機器人、智能物流系統、印刷機等設備。
令外國供貨商驚訝的是,這家中國企業并不是買來就用,而是通過自主研發的軟件,把不同廠商的設備連在一起,構建一個貫穿產業鏈多個環節的智能系統。如今,在龍利得的帶動下,很多設備服務商也紛紛推出整體智能化概念。
龍利得智慧工廠正式投產后,受到世界500強企業客戶青睞。目前公司已有國內外眾多的知名用戶前來接洽招標,變企業找客戶為客戶找上門來。“龍利得不僅是包裝廠,更是一家科技型企業,他們把一個夕陽產業做成了一個朝陽產業。”業內專家認為,龍利得之所以能夠走出自己的路,就是因為它抓住了科技創新這條主線。
印刷包裝企業上市信心增加
四年三度闖關的龍利得最終成功上市,勢必會增加印刷包裝企業上市的信心。
今年以來,盡管疫情對行業影響較大,但絲毫沒有影響印刷包裝企業上市角逐。
7月 6日,另一家印刷百強企業,包裝解決方案提供商 上海艾錄包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艾錄)向深圳證券交易所遞交招股書,擬創業板掛牌上市,中信證券擔任保薦機構。
艾錄計劃通過本次上市募集3.11億元,主要用于工業用環保紙包裝生產基地擴建、復合環保包裝新材料生產線技改以及智慧工廠信息化升級改造。
財務數據顯示,2017年至 2019年,艾錄股份實現營業收入分別是 4.59億元、 5.46億元、 6.45億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是 5749.03萬元、 5176.54萬元、 6408.41萬元。
在2019“中國印刷包裝企業 100強排行榜”中,艾錄以 5.46億元的年銷售收入,排在第 77位。
5月,廣州九恒條碼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九恒條碼)也更新了預披露的招股書。
九恒條碼擬在上交所上市,本次擬發行股份不超過2125萬股,占發行后總股本比例不低于 25%,擬募集資金 5.45億元,主要投向“不干膠產品生產基地項目”、“技術研發中心及信息系統升級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
九恒條碼致力于快遞物流應用材料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公司產品涵蓋電子面單、快遞運單及快遞包裝材料等全系列快遞物流應用材料產品。2019年實現營收 14.93億元,同比增長 5.47%;凈利潤 6802.30萬元,同比下降 33.66%。
作為新晉印刷百強企業,九恒條碼將在2020“中國印刷包裝企業 100強排行榜”中首次入榜。
今年是否還會有更多印刷包裝企業成功上市,讓我們拭目以待。
以上內容來源于用戶投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有侵權,聯系我們進行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