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投稿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發布時間:2023-05-26
8月2日,第二屆山西茶業茶文化博覽會在中國煤炭博物館正式開幕,展會云集了來自全國各地參展商400余家,全國主流茶葉品牌和六大類茶葉、上萬個品種匯聚一堂。近年來,隨著茶葉在中國市場上熱度的持續攀升,茶葉銷售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商家們開始在包裝上做起了文章。福建、上海、廣東、浙江和江西,這些地方正在因為茶葉包裝市場的興起而成為包裝業內冉冉升起的新星。
“茶葉包裝與其他產品包裝形式相比,屬于利潤高地。”廈門尚品文化創意有限公司總經理吳茲福在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報》記者采訪時如上說。然而隨著市場的充分競爭,全國都有哪些茶葉包裝產業集群、發展中有著怎樣的特點、又遭遇到了哪些瓶頸?為了解答以上問題,記者特對業內專家、企業管理者進行了多方采訪。
茶葉包裝產業集群正在形成
福建省廈門市、浙江省湖州市、江西省萍鄉市要算國內茶葉包裝市場上的“大戶”。本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生存法則,在當地以茶葉發展為核心的市場引導下,這些地方的茶葉包裝做得風生水起,美譽全國。這些地區的茶葉包裝產業集群也正在形成。
“業內有這么一句話,中國的茶包裝看福建,福建的茶包裝看廈門,足見廈門茶包裝在全國的影響力?!睆B門被譽為中國茶包裝行業風向標式的前沿陣地,每年都會舉辦各類大型茶葉及包裝展銷會,吸引來自大陸及臺灣數以萬計的參觀者。吳茲福在采訪中毫不掩飾作為廈門茶葉包裝企業一員的自豪感。正因為這種茶葉產業的地理優勢,廈門市茶葉包裝集群應運而生。廈門尚品是當地的代表企業之一,其設計制作的雍容華貴、吉祥富貴兩個茶葉包裝作品在第四屆中華印制大獎的評選中獲得了包裝裝潢類金獎的殊榮。
安吉白茶是浙江省茶葉市場的一塊“金字招牌”,在全國久負盛名,圍繞著白茶,當地的包裝產業也在逐漸興起。浙江省湖州市印刷技術協會秘書長鈕小惠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茶葉包裝產值占到了當地包裝總產值的近三成。僅安吉白茶一個品種,就已注冊100多種個性化商標,年產量達1200噸,當地大大小小的20多個包裝企業專門為安吉白茶提供包裝服務,年產值已超過1億元。鈕小惠說,到了三四月茶葉產出的旺季,茶葉包裝需求巨大,包裝企業需要聯手共同協作才能完成訂單要求。
據介紹,原先湖州當地的白茶包裝都送到了溫州等地去生產,“這么大的業務量流失了很可惜”。近年隨著當地包裝實力的提升,大部分白茶包裝已可實現本地消化,圍繞著茶葉的一套流程順暢的茶葉包裝產業鏈正在形成。安吉科達印刷有限公司、安吉凱達包裝印刷有限公司是當地的龍頭企業。
江西省萍鄉市的茶葉包裝發展已有20多年匯聚(溫州)印刷包裝有限公司,產業實力在業內也是有目共睹。據江西省印刷技術協會副秘書長林暢茂介紹,萍鄉市有30多家茶葉包裝企業,這些企業已成為江西省萍鄉市印刷產業的支柱,所創造的產值占到了整個印刷產業的86.5%。
然而產業集群也是一把雙刃劍。吳茲福認為,產業集群形式能促進茶葉包裝行業的快速發展匯聚(溫州)印刷包裝有限公司,可以為企業減少很多單體資源投入,通過資源共享方式節約成本、快速創新,提高規模經濟效益和范圍經濟效益,提高產業和企業的市場競爭力。這對于將做精做強作為戰略規劃的企業而言,是很好的選擇。然而由于產業集群所帶來的價格惡性競爭則是隨之衍生出的不利因素。如何揚長避短是茶葉包裝集群在發展中必須解決的問題。
把住茶葉包裝生產生命線
除地理優勢帶來的產業集群特點外,茶葉包裝市場的優勢企業均呈現出了不同于以往傳統加工型包裝企業的另一大特征,那就是他們均是行業中的“多面手”。不僅能生產和銷售精品包裝,還能適應茶文化的產業特點將觸角延伸到上游的設計研發,設計能力的高低決定了其能否占領市場的重要標志,成為茶葉包裝企業發展中的靈魂。
正如吳茲福在采訪中所說,“創”是茶葉包裝企業的動力,“意”是茶葉包裝企業的靈魂,創意則是一款茶葉包裝的“氧氣”,“沒有氧氣何談生命,茶葉包裝唯有求變求新才能促進企業長足發展”。
除創意設計外,機械制造能力也是決定茶葉包裝是否精美的重要因素。鈕小惠說,茶葉包裝對企業的生產能力要求很高,不僅要實現四色甚至五色印刷,還要具備燙金、燙銀及在鐵罐上印刷等能力,有時還需絲綢等特殊包裝輔料配合生產。
與此同時,隨著人們對環保、節能意識的日趨重視,在茶葉包裝的生產與選擇上,一個趨勢值得關注,無論是材料選取還是工藝的簡化,茶包裝的“去過度化”環保行動勢在必行。正如中國包裝聯合會紙制品包裝委員會秘書長劉壽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所說,環保、簡約是目前茶葉包裝發展中必須關注的問題。吳茲福對此也表示了認同:“從設計開始就應當重視簡約,更多地融入中國的文化內涵,促使有實力的企業也都開始研發環保型包裝?!?/p>
“兩不沾”令茶包行業發展受阻
然而記者在采訪中發現,茶葉包裝企業在行業歸屬上似乎有點尷尬,屬于“兩不沾”的狀態。吳茲福說:“雖然茶葉協會和包裝協會我們都參加了,但是茶葉協會不懂包裝,印刷協會又對茶葉的特有產業屬性不了解,備感尷尬?!彼f,放眼全國,目前國內發展較好的茶包企業,規模通常都不大,“百十來號人而已”,并未對行業產值起到決定性影響作用,這是被忽視的根本原因。
這個觀點也得到了劉壽生的認同,雖然目前中國包裝聯合會紙制品包裝委員會是國內紙制品包裝業內的權威協會,然而其旗下卻并未有茶葉包裝企業加入,但是協會已經看到了茶葉包裝市場的巨大潛力,將該領域作為了小微包裝企業轉型中的推薦領域,未來也計劃將這些企業納入重點管理范疇。
據吳茲福介紹,福建省茶葉協會已將改善這種狀況排上日程,預計將在今年下半年廈門茶葉包裝國際設計展上同時成立茶葉包裝協會,希望可以借助兩個行業的“通婚”,達到促進茶葉包裝產業發展的目的。“通過協會有力的市場引導,相信市場秩序會得到改善。”
采訪中也有企業表示,之前茶葉包裝市場空間大,做的企業少,很多企業看到了這塊蛋糕,蜂擁而上,導致市場空間急劇縮減,正如林暢茂所說:“市場就是如此,呈波動狀發展?!?/p>
以上內容來源于用戶投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有侵權,聯系我們進行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