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投稿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發布時間:2023-01-02
“年產3000噸高阻隔藥品軟塑包裝膜產業化”項目公示內容一、項目基本情況項目名稱:年產3000噸高阻隔藥品軟塑包裝膜產業化完成人:王茂剛、黃孟陽、張明宇、孫震、楊璽、胡敬慈、朱志明、馬品杰、雷小英完成單位:云南名博包裝印刷有限公司、云南省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二、項目簡介(一)項目主要研發內容針對高阻隔藥包軟塑膜溶劑殘留、空氣污染;鋁塑復合易引起隧道和起皺;無溶劑復合鍍鋁阻隔性不穩定且鍍鋁層轉移等一系列問題,開發出高阻隔藥品軟塑包裝膜,開展小試研究,建成3000噸/年高阻隔藥品軟塑包裝膜產業化生產線,主要研究內容如下:1、采用自主研發的一種冷沖壓成型復合硬片及生產工藝專利技術,引進意大利先進復合包裝設備,開發出新型高阻隔藥品軟塑包裝膜。優化工藝參數,實現產品指標:殘留溶劑≤5mg/m2,鋁箔/聚氯乙烯剝離強度高達9N/15mm;微生物限度≤100個/100cm2;水蒸氣透過率≤0.1mg/m2.24小時,氧氣透過率≤0.1cc/m2.24小時。2、研究無溶劑復合技術應用于高阻隔藥品軟塑包裝膜。在工藝、設備創新方面,優化工藝、設計合理收卷裝置和紙管管芯的替換材料。一是在工藝控制方面,通過小試、擴大和產業化生產,優化膠水種類和工藝參數,并建立SOP體系和品質保證體系;二是設計出合理收卷裝置解決極易出現隧道和起皺問題;三是研發出原有的紙管管芯替換材料,解決因紙管變形而影響收卷效果問題。
3、在鍍鋁膜開發工藝方面,研究水溶性、無污染的甲基丙烯酸甲酯類新型涂層。研究在PET(聚酯薄膜)、NY(尼龍膜)、CPP(流延聚丙烯)等各類薄膜的附著牢度和流平性的性能。優化后的涂層實現穩定阻隔性能指標如下:WVTR≤1.5mg/m2,OTR≤8cc/m2,復合牢度可以提高到1.5N/15mm,并實現大批量應用。4、在擠出復合工藝方面,研究EAA(乙烯丙烯酸共聚物)改性材料。為避免使用溶劑云南名博包裝印刷有限公司,研究EAA改性材料的優化工藝參數;研究復合擠出樹脂與PET(聚酯薄膜)、NY(尼龍膜)、鋁箔、鍍鋁膜等材料親和性能,且實現成本最低化。(二)項目技術經濟指標技術經濟指標:水蒸氣透過量降低30%,達1.8g/(㎡·24h)以下;氧氣透過量降低30%,達6cm3/(㎡·24h·0.1mpa)以下。產品主要質量指標達到:①機械性能3.25N/15mm ;②溶劑殘留量1.8mg/㎡;③溶出物17mg;④微生物限度420個/100c㎡。從2015年以來,累積實現銷售收入11138萬元,利潤4677萬元,稅收1169萬元;新增就業人數120人。知識產權情況通過項目實施獲得授權“一種冷沖壓成型復合硬片的表印工藝”、“一種冷沖壓成型復合硬片及生產工藝”2件發明專利,授權“一種雙向拉伸聚乙烯生態包裝復合膜”、“適合快速包裝的枕式純鋁復合膜”、“易撕的安全套包裝復合膜”等8件實用新型專利;同時取得11項國家食品藥監總局簽發的《食品包裝用材料和容器注冊證》。
應用情況開發的產品應用于云南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云南中丹紅制藥有限責任公司、昆明中藥廠有限公司、云南蜀云科技有限公司、云南名揚藥業有限公司、云南黃家醫圈制藥有限公司、昆明雪蘭牛奶有限責任公司、昆明全新生物制藥有限公司、云南名博包裝印刷有限公司、云南省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并得到用戶的一致好評。三、項目技術創新點及關鍵技術該技術的開發改變了中國以干式復合為主的復合軟包裝的生產方式。目前,國內企業,特別是云南地區的企業多采用溶劑粘合劑進行復合云南名博包裝印刷有限公司,這種生產工藝會造成環境污染與溶劑殘留問題,無法適應塑料軟包裝材料與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的要求以及藥品行業對溶劑殘留物的要求,本項目從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軟塑包裝膜生產過程中產品質量、功能性、環保性的問題。創新點及關鍵技術如下:創新點一:采用自主研發的“一種冷沖壓成型復合硬片的表印工藝”、“一種冷沖壓成型復合硬片及生產工藝”等專利技術,引進意大利先進復合包裝設備,開發出新型高阻隔藥品軟塑包裝膜。產品殘留溶劑≤5mg/m2,鋁箔/聚氯乙烯剝離強度高達9N/15mm;產品安全達到國標要求的微生物限度100個/100cm2以內;水蒸氣透過率≤0.1mg/m2.24小時,氧氣透過率≤0.1cc/m2.24小時;有害殘留溶劑等污染物減排30噸/年,節約電能39.6萬度。
創新點二:開發出無溶劑復合技術應用于高阻隔藥品軟塑包裝膜。在工藝、設備創新方面,優化了工藝、設計了浮動收卷裝置和印刷版輥管芯的替換。優化過程如下:一是在工藝控制方面,通過小試、擴大和產業化生產,優化了膠水種類和工藝參數,并建立相應的SOP(開始量產)體系和相應的品質保證體系;二是原有收卷方式是隨著收卷直徑加大,最后一根導輥與收卷之間的距離是不斷變化的,對收卷會產生較大的波動,導致無溶劑復合時,極易出現隧道和起皺問題,開發出的浮動收卷裝置能保證收卷最后一根導輥和收卷之間的距離保持一致,確保收卷穩定;三是原有的紙管管芯替換為印刷版輥管芯。印刷版輥為無縫鋼管,具有非常好的同心度和動平衡實現無溶劑復合鋁塑結構的復合膜,解決了因紙管變形而影響收卷效果問題。創新點三:在鍍鋁膜開發工藝方面,開發出水溶性、無污染的甲基丙烯酸甲酯類新型涂層。既應用在PET(聚酯薄膜),NY(尼龍膜),CPP(流延聚丙烯)等各類薄膜,又具有極好的附著牢度和流平性。實現穩定阻隔性能:WVTR≤1.5mg/m2(行業標準為2.0),OTR≤8cc/m2(行業標準為15),復合牢度可以提高到1.5N/15mm(行業標準為0.8N/15mm),并實現大批量應用。
創新點四:在擠出復合工藝方面,開發出EAA(乙烯丙烯酸共聚物)改性材料。為了避免使用溶劑,開發出EAA改性材料。添加于擠出樹脂中既能與PET(聚酯薄膜)、NY(尼龍膜)等材料有很好的親和力,又能與鋁箔和鍍鋁膜有親和力,且成本較低。EAA(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由于其帶有羧基,本身同鋁箔和鍍鋁有很好的親和力,通過改性,其帶有酯基和PET(聚酯薄膜)、NY(尼龍薄膜)也有較好的親和力,在無膠水情況下,實現擠出復合。該技術彌補西南地區空白;且成本低,在國內也具有較強優勢。關鍵技術:1、開發出“擠出式復合、無溶劑復合”關鍵技術并應用于產業生產,形成了3000噸/年高阻隔軟塑包裝膜生產線,解決了由傳統生產工藝生產的普通三層鍍鋁包裝膜所包裝的顆粒劑藥品,在高溫、高濕度環境中易受潮、變質的問題,能有效保持顆粒劑藥品的藥效和延長藥品的保質期。2、水溶性、無污染的甲基丙烯酸甲酯類新型涂層、EAA(乙烯丙烯酸共聚物)改性材料制備的關鍵技術,并形成專利群保護:“一種冷沖壓成型復合硬片的表印工藝”、“一種冷沖壓成型復合硬片的表印工藝”、“一種熱帶鋁的大涂布量裝置”、“熱追蹤系統及加熱系統”、“有機廢氣收回利用機”、“帶攪拌功能膠水油墨智能粘度控制器”、“一種雙向拉伸聚乙烯生態包裝復合膜”、“易撕的安全套包裝復合膜”、“適合快速包裝的枕式純鋁復合膜”、“適合快速包裝的枕式純鋁復合膜”。
四、效益分析(一)經濟效益項目產品應用云南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云南中丹紅制藥有限責任公司、昆明中藥廠有限公司、云南蜀云科技有限公司、云南名揚藥業有限公司、云南黃家醫圈制藥有限公司、昆明雪蘭牛奶有限責任公司、昆明全新生物制藥有限公司、云南名博包裝印刷有限公司、云南省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累積實現銷售收入11138萬元,利潤4677萬元,稅收1169萬元。(二)社會效益本項目的實施將有效地解決食品、藥品安全包裝問題,實現產業化生產,有效降低能源成本,解決當地就業問題,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社會及環境效益都非常顯著。1、項目的實施,為社會提供120個崗位,充分吸收社會剩余勞動力,解決社會剩余勞動力的就業與再就業問題。2、項目建設推動我省甚至我國軟塑包裝膜行業的新型技術領域科研發展力度,建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業體系,整體提升行業技術水平和國際競爭力。(三)生態效益開發出無溶劑復合技術、擠出技術,有害殘留溶劑等污染物減排30噸/年,同時生產線每年節約電能39.6萬度,為云南省提出“綠色食品牌”做出貢獻。五、完成人及完成單位對項目的貢獻情況(一)完成人對項目的貢獻情況1、第一完成人:王茂剛,作為項目負責人,負責項目方案制定,工藝路線的審定;對項目統籌規劃、組織協調、開展研發工作,主撰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實施方案;負責生產設備的購置、安裝和調試;負責生產線建設、試運行和達產達標穩定運行;負責產品市場開拓;負責實現產品技術指標;負責5項生產線操作規程制定和運行;負責1件發明專利、4件實用新型專利的撰寫和申請;對第1、2、3、4項科技創新做出了創造性貢獻2、第二完成人:黃孟陽,作為項目技術負責人,負責項目組織、協調、管理和實施;負責項目小試研究,獲得優化工藝參數及條件;負責研發費用的投入,研發設備的購置;負責以下指標的實現:水蒸氣透過量降低30%,達1.8g/(m2·24h)以下;氧氣透過量降低30%,達6cm3/(m2·24h·0.1mpa)以下等;負責2件實用新型專利的撰寫和申請;開展組織技術研究、報告審核,產品推廣應用;參與課題研究的立項、設計、組織和參與研究;對第1、2、3項科技創新做出了創造性貢獻。
3、第三完成人:張明宇,作為項目核心成員,提出了利用鍍鋁基材質量控制技術,對鍍鋁膜的物理改性處理改變底涂、增加鍍鋁厚度開發出一款復合強度好、透濕、透氧性優異鍍鋁材料,并制定出相關生產工藝及原材料驗收標準、過程管控體系;組織人力物力對項目研究和產業化過程中涉及的科學問題和工程問題進行探索和攻關;指導項目組研究人員開展研究工作,協助項目組成員進行技術推廣工作;指導項目組成員進行資料收集、分析和技術工作總結;對第1、2、3項科技創新做出了創造性貢獻。4、第四完成人:孫震,參與項目方案制定,工藝路線的審定;參與生產設備的購置、安裝和調試;負責生產線建設、試運行和達產達標穩定運行;負責產品市場開拓:參與項生產線操作規程制定和運行;參與1件發明專利、4件實用新型專利的撰寫和申請;對第1、2、4項科技創新做出了創造性貢獻。5、第五完成人:楊璽,參與項目小試研究,獲得優化工藝參數及條件;研發設備的購置;參與1件實用新型專利的撰寫和申請;參與課題研究的協調進度,組織實施;協調開展組織技術研究、報告審核,產品推廣應用;對第1、2項科技創新做出了創造性貢獻。6、第六完成人:胡敬慈,參與項目方案制定,工藝路線的審定;參與生產設備的購置、安裝和調試;負責生產線建設、試運行和達產達標穩定運行;負責產品市場開拓;負責實現產品技術指標;負責5項生產線操作規程制定和運行;參與1件發明專利、2件實用新型專利的撰寫和申請;對第1、2項科技創新做出了創造性貢獻。
7、第七完成人:朱志明,參與年產3000噸高阻隔藥品軟塑包裝膜小試實驗:參與專利和生產操作規程的編寫;參與5項生產線操作規程制定和運行;對第2項科技創新做出了創造性貢獻。8、第八完成人:馬品杰,參與年產3000噸高阻隔藥品軟塑包裝膜小試實驗;負責生產線原料原材料及成品管理的統計工作;負責生產線設備優化和創新;對第2項科技創新做出了創造性貢獻。9、第九完成人:雷小英,參與年產3000噸高阻隔藥品軟塑包裝膜小試實驗:參與專利和生產操作規程的編寫;負責生產線原料的統計工作;對第1項科技創新做出了創造性貢獻。(二)完成單位對項目的貢獻情況1、第一完成單位:云南名博包裝印刷有限公司負責項目方案制定,工藝路線的審定;對項目統籌規劃、組織協調、開展研發工作,主撰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實施方案;負責生產設備的購置、安裝和調試;負責生產線建設、試運行和達產達標穩定運行;負責產品市場開拓:產品銷售到云南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昆明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昆明中藥廠有限公司等;負責生產線產品以下主要質量指標目標的達到:機械性能3.25N/15mm ;溶劑殘留量1.8mg/m2;溶出物17mg;微生物限度420個/100cm2。
負責5項生產線操作規程制定和運行;負責1件發明專利、4件實用新型專利的撰寫和申請;對第1、2、4項科技創新做出了創造性貢獻。第二完成單位:云南省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負責項目小試研究,獲得優化工藝參數及條件;負責研發費用的投入,研發設備的購置;負責以下指標的實現:水蒸氣透過量降低30%,達1.8g/(m2·24h)以下;氧氣透過量降低30%,達6cm3/(m2·24h·0.1mpa)以下等實現;負責1件發明專利、4件實用新型專利的撰寫和申請;負責產品市場開拓:產品銷售到昆明圣火藥業(集團)有限公司、云南名揚藥業有限公司、云南嘉華食品有限公司、龍潤集團(中國)有限公司、新希望集團有限公司等;對第1、2、3項科技創新做出了創造性貢獻。
以上內容來源于用戶投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有侵權,聯系我們進行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