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投稿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發布時間:2023-02-11
11月22日下午,位于銅梁高新區的重慶祥和大宇包裝有限公司車間外,叉車來回往一輛近十米長的大貨車上裝載打捆包裝好的瓦楞紙板箱。
“一天能出40萬個箱子,都要發完。”公司總經理李兵指揮著另一輛貨車開進來。這些紙箱轉載完成后,將運往四川成都、宜賓,作為山城啤酒包裝箱使用。
赴川創業,乘電商物流之勢發展
李兵是銅梁土橋人。1999年,外出打工風潮正盛,聽朋友介紹,當時25歲的李兵來到四川西昌,進入一家紙板廠工作,從此就和紙板行業結下了不解之緣。
經過幾年的打拼,李兵在紙板行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決定自己出來創業。2004年,他來到攀枝花,和親戚朋友一道成立起大宇包裝印刷有限公司,專門從事瓦楞紙箱、彩印包裝箱的生產銷售。
隨著網絡購物的興起和消費市場的擴大,紙箱的用途也越來越多,特別是對于物流行業的用處極大。李兵他們乘勢發展,不但引進先進的生產工藝和設備,做到了產品多樣化,完善檢測手段和各項規章制度,很快打開了銷路。
得到市場認可的大宇包裝逐漸成為了嘉仕伯啤酒、金龍魚、大烏蘇等知名品牌的戰略合作伙伴之一攀枝花大宇包裝印刷有限公司,為其配套生產瓦楞紙包裝箱,成了西南地區知名的瓦楞紙箱、和彩印包裝箱企業,還在云南大理也開設了新公司。
回銅建廠,搭上“雙城”發展快車
雖然離開重慶已有20年,但是隨著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步伐的加快,李兵卻又感覺從未離開過。
在距離重慶城區900公里的攀枝花大宇包裝印刷有限公司,幾乎每周都有產品發往重慶。看著一批又一批的產品裝車出發,李兵心里除了自豪感和對故土的思念,還看到了希望和機會。
“自從中央提出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之后,我們加大了與重慶地區企業的合作。”李兵告訴記者,既然公司業務大量都在重慶,在重慶地區建廠提上了議事日程。
經過多番考察,銅梁大抓工業、大抓產業、大抓實體經濟、大抓開放發展的態勢和優越的營商環境打動了幾位投資人,這也和李兵回到家鄉發展的想法不謀而合。
去年上半年,李兵舉家回到銅梁,全身心投入到重慶市祥和大宇包裝有限公司的建設中。
“從水電氣配套到各種手續的辦理,銅梁高新區都提供了一站式服務,一點沒耽擱廠區建設的進度。”看到家鄉干事創業的氛圍,李兵他們更是鼓足了干勁。
李兵的“回歸”也帶動了幾十名之前在四川那邊公司上班的重慶人的返鄉,質檢員陳勇就是其中之一。
“攀枝花那邊開了多久的廠,我就在那邊干了多少年,早就把那里當成第二個家了。”不過如今跟著回到銅梁,陳勇說:“回到家人身邊的感覺真棒!”
自動化智能化改造,把紙箱子做到“極致”
紙板行業是傳統行業。“說起紙板行業,給人的傳統觀念就是科技含量不高,勞動密集型,滿地紙渣渣。”但是在銅梁這個廠區,從一開始,李兵就下定決心要走不一樣的路線。
經過一年多的建設,今年十月,祥和大宇包裝正式投產,僅是自動化設備就投入6千萬,成為西南地區第一家使用整廠全工段MES(企業車間生產信息化管理)系統的紙箱生產企業,車間大部分流程實現了自動化、智能化和數字化。
“紙板到了哪個工序,加工到哪個程度,哪個環節有問題,都能在大屏幕甚至手機實時看到。”在明亮整潔的數字車間里,李兵向記者一一介紹著這里的“黑科技”:自動分揀運輸、機械手打包、行業首創的預印生管系統……
更令李兵驕傲的是,這里建起了完整的質量體系,實驗室里的十多套先進設備可以對紙箱進行壓力、透水、摩擦力等各方面的質量檢測。“以前我們測試紙箱子質量,就是用腳踩、裝起東西開到顛簸路面去試,拿不出數據人家大企業根本不認。”李兵笑著說。
“鳥槍換炮”攀枝花大宇包裝印刷有限公司,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勞動強度,祥和大宇包裝計劃年產2億只紙箱,產值可以達到5到6個億。
更重要的是,提高了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銅安岳高速就從我們公司后面過。”李兵計劃著,隨著銅安岳高速的開通,市場可以進一步輻射到資陽、內江和樂山,公司從四川那邊進原材料也更加便捷了。(李慧敏)
以上內容來源于用戶投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有侵權,聯系我們進行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