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投稿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發布時間:2023-02-12
一、 總體思路(一) 培訓理念
夯實檢測基本知識;拓展印鐵\制罐\灌裝\生產工藝技術;提升實驗室管理人員管理技能;致力于實驗室成為企業人員培訓、技術支持、檢測服務、質控提升的第一方檢測實驗室。
(二) 培訓目標
1. 推動培訓工作的有序開展,并完善培訓管理制度建設;
2. 建立內部講師隊伍,降低對外部講師的依賴;
3. 建立并不斷充實實驗室內部培訓課程庫;
4. 推動實驗室整體培訓體系建設。
(三) 培訓體系建設階段
實驗室培訓體系建立共有3階段,如Excel支持文件1。
此次針對38項技能、工藝、管理類培訓需求進行調研,共發出培訓需求調研24份,最終提交培訓需求23份,培訓需求量為91.6%。表1為各培訓類別調研需求關注度。
為了滿足體系要求及部門發展要求,提升人員綜合操作技術技能、管理技能,加強制造工藝技術的學習,擬定開展2014年實驗室技能管理培訓。
此次培訓分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技能類培訓,主要包括:檢測技能、辦公技能;
第二階段:知識類,主要包括:工藝及質量控制、罐藏食品;
第三階段:管理和流程類,主要包括:管理技能、管理方法、財務流程;
全年培訓周期詳見表2。
二、 各階段主要培訓內容概述(一)第一階段:檢測技能培訓內容
檢測技能培訓內容及調研結果詳見表3。
1. 檢測標準、檢測實驗方法、儀器操作規程
此階段培訓針對檢測組全體人員,采用“檢測標準、檢測項目、實驗方法、儀器操作規程、儀器操作演示”相結合的方式。在解讀檢測標準的同時結合標準內相應檢測項目,“舉例”講解檢測項目所采用的實驗方法,在講解實驗方法的同時講解儀器操作規程,此過程培訓應結合儀器的操作圖示共同講解。
根據檢測標準結合檢測項目、檢測方法、儀器操作使用、案例分析進行培訓。
2. 儀器設備操作、使用
此階段培訓由培訓講師針對檢測樣品種類,檢測的項目參數進行現場操作講解,培訓講師由儀器設備的授權責任人擔任
3. 不確定度評定
了解不確定度評定在檢測報告中的作用,什么情況下需給出不確定度評定。A類評定的基本方法、所涉及到的基礎知識,以及評定過程中注意事項。B類評定的基本方法、所涉及到的基礎知識,以及評定過程中注意事項。
4. 儀器期間核查
為什么要進行儀器設備的期間核查,如何界定哪些設備需要做期間核查,不同期間核查方法原理的異同以及期間核查在實驗室中不同設備上的運用。
(二)第二階段:罐藏食品培訓內容
罐藏食品培訓內容以及培訓需求調研結果詳見表4。
1. “樣品檢畢呈現的表觀質量問題鑒定與原因分析”和“樣品檢畢呈現質量問題與制造環節質量控制關系”
針對理化性能類檢測項目,根據“紅牛、露露、八寶粥、旺旺”,例舉相應樣品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出現質量問題的圖片(可行時),對產生的質量問題進行識別(泛白、結晶斑….等),尤其是強調“規范性”對外觀、感官、內壁質量問題的描述,強調計量型問題的描述。
除對問題進行鑒別外,還應分析可能造成相應問題的原因,主要由哪幾道工序或由原材料的哪些特性引起,對下道工序及產品的使用性能產生哪些方面的影響。針對檢測出現的問題強調在日常生產中應重點關注哪些質量控制點,隨著時間的推移對產品貨架產生什么影響。
2. 馬口鐵三片罐的制造(印刷、剪切、焊接、補涂、縮勁、二重卷封、檢漏、全噴、包裝)及檢驗
根據馬口鐵三片罐的制造工藝技術,針對其印刷工藝、剪切工藝、焊接補涂工藝、罐身縮頸翻遍技術、二重卷封技術、撿漏工藝技術、全噴烘干技術、包裝工藝技術基礎理論知識的講解,拓展人員對馬口鐵三片罐制造過程的理論知識的學習,此環節應對各工藝技術進行深度講解,全面提升人員的知識層面。
3. 食品罐頭腐蝕及影響罐壁腐蝕的主要因素
根據不同產品類別闡述造成罐頭腐蝕、漲罐的原因,如何通過檢測界定屬于哪種腐蝕。罐頭食品腐蝕的分類,引起不同腐蝕現象的主要原因,講解生產過程、殺菌過程或運輸等過程對罐頭食品腐蝕的影響,哪些環節應重點控制。
根據罐頭食品內容物如何選擇空罐的制造工藝。如何保證內容物與空罐的匹配性。
如果客戶送來一個樣品,如何根據樣品按部就班地分析漲罐及腐蝕,應主要關注哪些檢測項目,不同檢測項目會對漲罐和腐蝕產生哪些影響。對產生的腐蝕問題應如何分析(馬口鐵異常脫錫、硫化腐蝕、脹罐、真空度、外壁腐蝕引起的漆膜脫落變色、內容物感官變化等)
4. 罐頭食品原輔材料(馬口鐵、鋁材、涂料、密封膠、銅線)
關注馬口鐵、鋁材的制造工藝,在日常檢測過程中應關注原輔材料的哪些技術特性(不同種類涂料性能、不同種密封膠性能、罐頭密封膠及涂料的選擇,銅線在空罐制造工作中的作用等),不同技術特性對今后的產品會產生哪些影響。
不同產品(紅牛、旺旺、八寶粥),用的是哪些涂料,這些涂料有哪些主要特性,對產品有哪些影響,不同涂料適合用于哪些類別的產品,如何界定。
密封膠的種類,不同產品(紅牛、旺旺、八寶粥等)如何選用密封膠,密封膠在檢測過程中應關注哪些技術特性,由于密封膠問題會帶來哪些質量事故。
5. 罐頭食品的原理和特點及微生物菌落與食品安全關系
闡述罐頭食品的原理和特點,例如:必須經過殺菌、排除罐內空氣、減少微生物影響、達到商業無菌等。
微生物的定義及主要分類。由于殺菌不徹底,哪些微生物會危機食品安全,不同種類的罐頭需要檢測哪些微生物(啤酒桶、奶粉罐),不同特性微生物對殺菌工藝有何要求,商業無菌的含義及意義。
6. 易開蓋制造工藝及檢驗
易開蓋的加工工藝流程(包括奶粉罐、啤酒桶),圖示說明罐蓋各部位的名稱,確保在分析問題時描述用詞準確性。說明罐蓋膨脹圈的形式和作用。識別其常見的問題及處理措施(底蓋沖破、底蓋擦傷、外吐邊起皺、毛邊等等)。(一)第二階段:管理技能培訓內容
管理技能培訓內容及調研結果詳見表5。
7. 市場營銷
建立實驗室品牌,推廣實驗室檢測業務。如何界定客戶群體,在面對客戶時應該說什么,不應該說什么,如何向客戶高校的介紹實驗室的檢測服務,如何得到客戶的信賴,如何增強自身的競爭力。
8. 5S管理
隨著5S體系推進,不斷強化對5S各個階段理念的理解,全員參與,共同改善工作環境,強化人員整體素質,提高整體檢測水平。
9. 商務禮儀
(三)第三階段:管理方法培訓內容
管理方法培訓內容詳見表6。
(四)第四階段:工藝及質量控制培訓內容
工藝及質量控制培訓內容及調研結果詳見表7。
1. 制造工藝
詳細介紹不同類別產品的制造流程,各流程的檢測方法、設備原理、材料特性、加工方法、環境要求、灌裝機殺菌工藝。
2. 質量控制
結合各產品制造工藝,如何識別各流程關鍵控制點,如何分析問題原因,針對不同問題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整改印刷包裝培訓,防止再發生。
(五)第五階段:實驗室管理制度培訓內容
管理制度培訓內容及調研結果詳見表8。
1. 實驗室認可與資質認證的關系
介紹認可與認證的概念及異同點。實驗室資質目前現狀,出具的認可報告與認證報告的異同,目前實驗室與第三方檢測室的差距及努力方向。
2. 質量表單/技術表單介紹及填寫規范
質量表單的介紹及何時使用,適當時修訂。技術表單的介紹,統一填寫規范,適當時修訂。
3. 實驗室安全隱患、危險源;安全急救
識別實驗室危險源,針對不同危險源如何采取急救措施,開展內部急救、安全演習。
4. 實驗室檢測工作流程及檢測工作指導書
介紹實驗室檢測工作流程,加強對檢測流程認知。詳細解讀檢測工作指導書,規范檢測過程中的注意事項,適當時修訂。
5. 化學藥品管理及三廢處理
強調化學藥品管理規定,化學藥品分類,強調領用、使用時注意事項。介紹三廢處理規定,識別“三廢”來源,不同廢液、廢棄物如何處理。
6. 質量方針、質量目標、宗旨、承諾
宣貫實驗室質量方針,服務的宗旨和承諾,針對全年質量目標分解,全員參與共同完成。
7. 實驗室安全衛生守則
宣貫實驗室安全衛生守則,加強人員對實驗室規章制度的了解,適當時修訂。(一)第四階段:辦公技能培訓內容
辦公技能培訓內容及調研結果詳見表9。
8. PPT操作技巧
通過案例介紹PPT制作思路流程,PPT2010操作版面各控件的基本功能。在匯報PPT時如何抓住演說的關鍵點如何抓住聽眾的興趣。
9. Excel操作技巧
通過案例介紹Excel2010界面各控件的基本功能,重點介紹各個公式的使用和編輯。
10. World操作技巧
通過案例介紹Woeld2010界面控件的基本功能,重點介紹文檔的整體排版。
(六)第六階段:流程培訓內容
流程培訓內容及調研結果詳見表10。
1. 財務報銷類別及流程
識別實驗室財務各流程,針對各流程如何操作,注意事項,以及財務最新規定。
2. 各項目管理流程及工作介紹
1) 項目對實驗室發展的意義;
2) 項目管理日常工作介紹;
3) 項目目前進展及目標;
4) 項目周報、月報、季度匯報主要內容;
5) 項目未來三年規劃;
三、 培訓形式
此次培訓形式分為部門內部培訓、外部培訓、邀請外部講師到部門進行集中講課,各階段的培訓形式屆時將結合各階段“培訓方式的調研結果”進行安排。
1. 內部培訓
借鑒“2014年實驗室培訓人員需求清單”中“是否愿意做內部講師”調研結果,根據人員工作經歷、工作崗位,由各項目負責人委派,室主任批準任命培訓講師。
培訓講師負責培訓教材的準備,培訓考試試卷準備,培訓經驗分享準備,培訓問題互動準備。培訓教材要滿足計劃內容,培訓開展前5天培訓講師把培訓教材上交各項目負責人審核,審核后到轉交培訓專員備案,進行培訓準備。
培訓專員負責培訓會場、培訓通知、培訓簽到簽退、培訓記錄的準備記憶培訓各過程的協調工作。
2. 外部培訓
外部培訓指培訓地點在公司外部的培訓。如有參加外部培訓的人員,參加外出培訓的回來后,應于“兩周內”上傳培訓報告(KMS及郵件),培訓報告需打印一份到資料管理員處備案,豐富人員技術檔案。
參加外出培訓的人員需自行準備內部培訓教材,給部門人員進行外訓知識拓展,技能宣貫、介紹培訓。開拓其它內部人員知識面,內部培訓工作需在外部陪訓回來后“兩個月內”完成,由培訓專員組織實施。在進行內部培訓的同時可以加深培訓講師對知識的理解,架起內部知識互動的橋梁。也可通過化外部培訓為內部培育的方式作為外部培訓人員培訓成果及考核依據。考核可根據“培訓效果調查表”體現。
另:參加外部培訓的人員應在開展內部培訓后把教材交付陪訓專員進行存檔,豐富實驗室檔案資料,方便大家查閱。
3. 邀請外部講師到部門進行集中講課
借鑒“培訓需求總培訓方式”調研結果,由培訓專員向各項目負責人申請,室主任批準,邀請外部講師到部門進行集中培訓。培訓前期培訓專員需向參加培訓人員收集具體培訓需求,培訓方式(小組劃分、實驗員劃分….)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要求老師重點講述的知識點等。培訓專員負責培訓老師確認,行程安排等工作。
四、 培訓要求和安排(一)培訓要求1. PPT講解
培訓講師根據各階段培訓內容準備PPT。PPT內容按培訓要求進行編制,培訓時間不少于40分鐘。
2. 實際操作培訓
如何開展
3. 問答互動
1) 培訓講師可根據培訓內容向培訓人員進行提問,每位培訓講師每個培訓項目準備不少于3個問題,問題需與日常檢測工作相關(工作中遇到的困惑、難點及發現的問題)。
2) 聽課人員在培訓過程中可隨時向培訓講師進行提問。若培訓過程中沒有問題印刷包裝培訓,培訓結束后要求每人至少準備1個問題向培訓講師進行提問,培訓講師對提問問題進行解答,當培訓講師無法解答時,也可由其它培訓人員進行解答或大家討論解答。在培訓前培訓專員負責給現場參加培訓的每位人員發放問題互動小紙條,培訓人員需將自己的問題寫在紙條上,培訓專員負責收集問題紙條統一上交培訓講師解答。
以上內容來源于用戶投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有侵權,聯系我們進行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