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投稿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發布時間:2023-02-19
□許文才
我國是生產大國,也是消費大國。消費者購買商品時,往往以商品的品牌作為購買的依據。但在追求經濟利益的當下,假冒偽劣現象除了損害消費者的利益,也讓消費者失去了對品牌的信任。合理利用防偽技術,辨別“李逵”和“李鬼”,是維護企業品牌利益的有力武器。
結合目前我國防偽標簽、生物識別、防偽票證等多個細分行業,以及食品、醫藥、服裝、煙酒等防偽包裝的發展情況來看,2019年,我國防偽行業市場規模達1842億元。隨著市場需求的持續增長、防偽技術及工藝不斷提高,防偽包裝行業的前景將更加明朗,相關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將不斷提高。
發展迅猛 防偽市場規模將達2100億元
數讀
2019年,我國防偽行業市場規模達1842億元,增速為15.85%。
預計到2020年年底安全印刷與包裝防偽,防偽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2100億元,增速為17%。
如今防偽行業的發展壯大,一方面是為了確保國家公共安全及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另一方面則是為了保護生產者和消費者權益,遏制假冒偽劣產品。根據有關方面數據顯示,國內每年假冒偽劣商品產值超過1000多億元,國家利稅流失達600多億元,銀行系統被假單據詐騙達200多億元,海關假報關單每年騙匯達500億元。
隨著打假需求不斷增長,防偽行業在近些年得到迅猛發展。就中國防偽行業協會數據來看,2019年,我國防偽行業市場規模達1842億元,增速為15.85%。預計到2020年年底,防偽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2100億元,增速為17%。國內從事防偽材料與工藝技術的企業超過2000家,防偽行業從業人員20余萬人。90%以上的藥品、15%以上的食品、95%以上的煙酒產品使用了防偽技術。其中,食品防偽溯源市場發展迅速,2014年我國食品溯源行業市場規模只有4.39億元,2019年則增至19.93億元。
目前,防偽行業發展的主流溯源技術包括RFID、NFC、二維碼、條形碼等。其中的二維碼已迎來了發展的小高潮。各大巨頭紛紛介入二維碼,利用二維碼向各個產業延伸,二維碼應用服務企業也開始進入防偽溯源、購物、O2O等領域。二維碼改變著電商模式、購物行為和支付方式,已成為防偽大軍中的“寵兒”。
隨著技術的更迭,區塊鏈技術成為一種新興溯源技術,去中心化存儲、信息不可篡改,且有智能合約。但需要指出的是,區塊鏈能夠解決鏈上數據的真實性問題安全印刷與包裝防偽,但不能解決數據上鏈前的準確性問題,這并不僅僅是區塊鏈技術所面臨的問題,這是所有技術都面臨的一個共性問題。
技術融合 “物聯網+防偽”將廣泛應用
案例
在我們日常使用的“高露潔”或者“雕牌”的牙膏盒上,能看到立體全息圖與彩色印刷的融合,這是將油墨加到全息圖的一種方式。
防偽行業的最大痛點就是消費者難以鑒別,就好比人民幣許多人分辨不出真偽。讓制假者在包裝標簽防制時就望而卻步,還市場一個干凈的真品環境,免除消費者真偽難辨之困惑,這是提升防偽的新高度。
目前,防偽包裝印刷的一大新亮點,就是“印刷+全息”的整體效果。全息圖最大的特點是具有三維立體和同位異像的效果,印刷的特點是較容易得到各種不同色彩的組合和豐富多彩的層次感。將全息圖的特點和印刷的長處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將油墨豐富的色彩效果和印刷靈活性與全息圖強大的視覺魅力有機地結合起來,它是單獨的全息圖無法比擬的,在市場銷售、安全防偽和產品促銷活動中成為一種極為有效的手段。現在市場上應用全息防偽較多的有煙酒、食品、藥品、美妝日化等行業,像3C電子產品、兒童玩具、汽配等行業也開始采用全息防偽標簽。
在互聯網蓬勃發展的當下,防偽技術和模式需不斷推陳出新,包裝設計將與新材料、新工藝應用相結合,綠色包裝材料將與環保印制工藝相結合,溯源防偽將與自動識別、智能化技術相融合。與此同時,防偽包裝的信息化、數字化及“物聯網+防偽”將得到發展,易識別的傳統防偽與現代防偽技術互補,大幅精密光刻技術與立體動態隨角異圖將得到應用,功能型智能包裝防偽技術、信息型智能包裝防偽技術、RFID溯源、“物聯網+可視化”包裝防偽技術、AI云端防偽技術將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
(作者系中國包裝聯合會防偽包裝與產品追溯委員會主任委員)
以上內容來源于用戶投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有侵權,聯系我們進行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