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投稿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發布時間:2023-03-10
如何消除食品包裝藥品包裝印刷油墨的危害
廣州標際 溶劑殘留量檢測 溶劑成分檢測 溶劑純度檢測 藥包材異味檢測 氣相色譜
說到食品安全,有一個問題不能’忽視,那就是食品包裝問題。食品包裝發生衛生質量問題,印刷是關鍵因素之一。油墨
苯是如何威脅健康的很多食品包裝上都印有五顏六色的精美圖案。可是,印制圖案的油墨大都含有對人體有害的苯。在2005年的一次專項抽查中,國家質監稽查人員隨機確定了七家生產復合型食品包裝膜的塑料彩印企業,每一家企業都分別抽取了兩份樣品進行送檢。一份送往位于蘭州市的甘肅省產品質量檢檢驗中心,另一份寄往位于成都的國家包裝制品質量檢驗中心。七個樣品中有五個被檢出苯殘留超標,涉及了牛肉干、奶粉、糖果、鹵豆干、薯片五種食品的包裝。其中zui為嚴重的是一家名為甘肅森杰包裝有限公司生產的奶粉袋,苯殘留竟然、遠遠超出國家標準。如果投入生產,就相當于把奶粉裝進了劇毒的口袋。
為了把濃稠的油墨快速印制在用于食品包裝的塑料薄膜上,生產包裝袋時,企業需要在油墨中添加一種起稀釋和促進干燥作用的混合溶劑。由于我國目前使用的油墨系統中油墨本身就是含苯的,因此只能用含有甲苯的混合溶劑來進行稀釋,而目前市場上的甲苯由于提取來源不同,純度和價格也相差很多。如果企業在生產食品包裝袋時使用了純度較低的廉價甲苯,那么苯殘留的問題會更加嚴重。甲苯、丁酮、醋酸乙脂、異丙醇等都是調配混合溶劑的基本原料,這些物質殘留量過大無疑會影響到包裝食品的安全。
對于苯殘留的危害,相關企業大都了解得非常清楚,但各企業對于控制苯殘留的方法卻差別很大。像規模較大的企業通常是借助高速的印刷設備和強大的送排風系統來減少苯的殘留,但這樣的設備要投資幾百萬元甚至上千萬元才能配備上。而設備相對簡陋的小型企業,除了在車間里增加排風扇,就只能靠在這樣的高溫熟化車間里烘烤來減少苯的殘留了。
因為苯會在油墨稀釋劑和粘合劑中出現,如果生產企業沒有留出足夠的時間讓苯在生產過程中揮發掉,則苯會在成品中繼續殘留,超過一定量后,會對人體健康構成威脅。目前市場上流通的一些食品包裝袋殘留的“苯含量”遠遠超過國家規定的標準,這對人體健康構成直接威脅。
油墨成分對人體的危害
有機溶劑可溶解很多天然樹脂和合成樹脂,是各種油墨的重要成分。其中有些成分會損害人體及皮下脂肪,長期接觸會令皮膚干裂、粗糙。如果滲入皮膚或血管,會隨血液危及人的血球及造血機能。被吸進氣管、支氣管、肺部或經血管、淋巴管傳到其他器官,甚至可能引起肌體慢性中毒。部分油墨含有重金屬離子的毒性問題。顏料和染料含致癌成分,對人體健康有很大害處。
復合包裝材料在印刷中要使用大量油墨、有機溶劑和粘合劑等,這些輔料跟.食品雖無直接接觸,但在食品包裝和貯存過程中,某些有毒物質會遷移到食品里去除包裝上的印刷,危害人們健康。印刷油墨中常使用乙醇、異丙醇、丁醇、丙醇、丁酮、醋酸乙酯、醋酸丁酯、甲苯、二甲苯等有機溶劑。這些溶劑,雖然通過干燥可除去絕大部分,但是殘留的溶劑卻會遷移到食品中危害人體。
苯屬芳香烴類化合物,是煤焦油蒸餾或石油裂解的產物。苯可弓I起慢性中毒,主要對神經系統、造血系統造成損害,表現為頭痛、頭昏、失眠,白細胞持續減少、血小板減少而出現出血傾向。這些損害發生得較慢,不會在短期內出現,容易被消費者忽視。因此,油墨是不能直接接觸食品的。現在大部分食品包裝袋是這樣印制的:將圖案印在塑料袋上后,再在上面附一層塑料,即油墨被封閉在兩層塑料之間,這樣就不會輕易污染到食品了。但消費者還是要提高警惕,那些用手就能把圖案蹭掉的塑料袋是不合格的。苯是一種揮發性很強的物質,在印刷過程中極易釋放到大氣中給環境造成污染
凹印油墨使用較多的VOC作為溶劑。長期處于高濃度的VOC中,將會對人體,特別是神經系統造成極大損害。VOC還會與空氣中的氮氧化物發生光化學反應,產生臭氧及煙霧。現在國內的凹印技術,其印刷油墨含有甲醛,這對人體是有害的,但目前仍未被禁止。目前一些腌制的食品和有害化學品甲醛之間,可能只有兩層塑料相隔。
由于軟包裝大都是復合材料,復合材料中必須用膠水,芳香族和脂肪族膠
水中的雜質很多,食品制造過程中經常會遇到高溫蒸煮的環境,在這些情況下,這些有害物質就都會游離出來,形成有害物質GDI(異氰酸脂)并滲入食品當中 。
加強對食品包裝的管理
歐美等國家已不允許在食品包裝中用包含苯及重金屬的原料,日本政府三年前也已規定食品包裝材料中不得含有苯b目前,我國只對食品的內包裝做出了要求,但只是推薦性標準。1999年2月1日實施的國家標準GB/T10005—1998規定,復合膜、袋中溶劑殘留去除包裝上的印刷,總量≤10mg/m2,其中苯類溶劑≤3.0mg/m2。而對食品外包裝,其監管于尺寸、外觀,強度及物理機械性能等,對溶劑殘留量等有害物質鮮有涉及。
沒有強制的標準,沒有有效的監督,沒有統一的調配工藝,也沒有具體限制的措施,這些因素導致了企業的產品中苯殘留超標成為一種比較常見的現象。目前全國油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已上報國家有關部門,正醞釀起草兩個強制性標準,以規范食品包裝中油墨溶劑的殘留*。
國家質檢總局要求各地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對食品包裝用的材料、印刷晶進行檢驗,以防含有有害物質的包裝污染食品。但苯的檢測費用頗高,一個包裝就要花上一千多元。而我國的包裝生產企業又大都是小企業,資金的限制和讓相當多的中小型企業不會對苯含量殘留進行檢測,也不會具備苯含量的檢測能力。
以上內容來源于用戶投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有侵權,聯系我們進行刪除!